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事挺怪的?加拿大那边刚创纪录地遣返了6837个印度人,转眼印度就宣布开通直飞广州的航班。这时间点凑得,也太巧了吧。
我一开始以为是普通航线调整,后来查了下才发现,这事背后水挺深。加拿大边境局的数据摆着呢,光2023年一年,他们就遣返了超过1.5万人,其中印度人占了接近一半。这次6837人,是单独一个国籍里的最高纪录。路透社和环球邮报都提过,加拿大这两年在收紧庇护审核,因为印度人申请庇护的激增太夸张,有些人根本不是政治难民,而是靠假学历、假身份混进去。
最典型的是留学签证。根据加拿大移民部的数据,2022年到2023年,有超过15万印度学生入境,但去年曝光了几起伪造录取通知书的事件,甚至还有专门帮人造假材料的中介被抓。很多人一查发现,所谓的“学校”根本不存在。加拿大那边火了,直接开刀清理。这波遣返,其实是从那批案件延伸出来的。
我看了一圈,官方没说这些人具体什么身份,但有迹象表明,部分人确实是“教育移民灰区”里的角色。要么是学生签证过期不走,要么干脆是打黑工被查。你想啊,加拿大最近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到6.2%,住房又贵,一大堆人抱怨外来劳动力压价,当然得出手安抚民意。
![]()
然后你再看印度那边的反应。没几天就开了“直飞广州”的航线。我纳闷,他们是真想发展中印交流,还是另有盘算。印度民航总局数据显示,这条航线在十月末正式恢复,每周三班,票价压得很低。这时候开,是为了方便商务往来,也可能是给一部分人“另找出路”。毕竟中国市场体量大,签证政策这两年稍微宽松点,落地后做外贸、跑工厂、找机会,都有空间。
但问题是,咱得看清楚谁会来。那些真有手艺、有合作项目的人,当然欢迎。中国不少制造企业也需要懂英语、懂出口市场的中间人,比如印度人在软件、贸易上确实有经验。但如果是那种不干活、靠钻空子混生活的,就麻烦了。社会容量再大,也不该变成谁都能来蹭福利的地方。
我记得中国外交部在10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提过,支持中印之间的正常人文交流,但强调“秉持合法、合理、有序的原则”。这话其实挺有分寸的。意思很明确:来可以,但别惹事。
![]()
这几年印度劳工往海外跑的趋势越来越猛。根据印度外交部公布的数据,光2023年就有超过3200万人在海外打工或居住,占全国人口的2.3%。他们的钱汇回去,是印度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的统计说,印度去年的海外汇款高达1250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对他们来说,往外输人,是经济策略的一部分。
所以当加拿大关门,印度自然要找新出口。中国、东南亚、海湾国家,全是潜在的落脚点。直飞航线其实就是信号:印度要保持“人口流通”,不想让那批被退回去的人全堵死路。
但我看这事,得两面说。中国现在正在稳就业、稳制造业,如果这些人真能融入、真能干,那没问题。可如果有人想着空手套白狼,甚至来打擦边生意,那就是风险。人口流动没问题,问题是规则和边界。
![]()
想想也挺现实。加拿大那边查假身份,查到人家护照造假的时候,有些人说自己是被“中介骗了”。可你要真想踏实生活,谁会交好几万去买假文件呢?现在被遣返了,很多人回国也没脸,新闻里提到有些家庭已经债台高筑。你说这事怪谁?那种灰色移民链,迟早会出事。
所以我倒觉得,中国现在该想清楚一件事。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国际流动?是来搞合作的,还是来找机会投机的?边检、签证、企业用人,这一圈都得有标准。不能看着别人国家赶人,我们就顺手接着。
![]()
我不是排外,也不是杞人忧天。只是这世界变快了,谁往哪走,背后都不单纯。印度开直飞广州,不是旅游那么简单。可能是一场新的“人口转场”。
到时候你会发现,机场里的人越来越多,但你分不清,他们到底是旅客,还是在寻找下一个落脚点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