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几年前,很多体制内的人喜欢和热衷于参加、组织同学会,别说拥有一官半职的,就算是一般体制内工作人员,也是乐此不疲。
很多人席间高谈阔论,处处体现优越感,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小县城的体制人,更是一副高高在上姿态,享受着别人的恭维和尊重。
十多年时间来,特别是近几年内,这种现象很快被扭转了,很多体制内人从过去热衷参加,到现在的冷淡,甚至是躲避参加同学会。
为什么体制内人都不喜欢参加同学会了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各项纪律和规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
这些年,体制内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规章制度的越来越深入,极大地破除了过去的很多惯例、痼疾和传统,而且是越来越严格和规范。
![]()
特别是八项规定,以及各项细则、禁令等,各种要求具体、明确,没有模糊地带和空间。
比如说很多地方下的禁酒令,就对哪些饭局可以参加,哪些酒局可以组织,都有着极其具体的规定。
二是出于健康和保健养生的考虑,不再喜欢参与。
喝酒伤身体,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排斥大鱼大肉,转而向低盐低糖低脂食物,转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变成一种趋势。
酒局饭局,不仅仅带来违规违纪的风险,而且还会给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和伤害。
![]()
而且,大家吃饭喝酒少了,出去打球、跑步、游泳、骑行、郊游等活动更多了。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体制内的,对酒局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更别说是主动组局了。
三是权力的逐渐减弱,体制内的人不再有优势,从而不愿意参加
过去有些体制内的组饭局,很享受大家捧着的感觉,吃饭有人买单、还能为别人办事,自然有人来跟着。
随着现在各种改革持续推进,很多事情都是网上办,权力触角已经越来越少和短了,办事也不再需要求人帮忙了。
![]()
而且,组织同学聚会的一般都是在各行各业混的很好的,体制内的不再有优势,不再成为关注焦点,所以就不再愿意参加了。
四是交往和交际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重塑,同学会、老乡会等也在逐步回归其本源。
过去参加各种饭局、集会,都是带着交际目的去的,一般是看能否用得上的。因为交际的目的,就是相互展示价值并达成交易。
当今社会,吃饭喝酒、唱歌跳舞等交际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很多人都在通过网络等渠道交互价值,面对面的方式反而不再如过去那般重要了。
![]()
基于同学、老乡等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交方式正在逐渐消退,而基于网络、技术等价值关系的陌生人社交方式已逐步成为主角。
所以,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再喜欢参加同学会、老乡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