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深夜放出了关键的信号:不仅降息25个基点到3.75~4%之间,更是宣布12月1号起彻底地停止缩表。
这意味着2022年6月启动的“全球抽水行动”正式的终结了,三年的时间,美联储是累计收回了2.3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大约是在17万人民币这样,现在终于是按下了暂停键。
缩表通俗来讲就是美联储让疫情期间买下的美国国债到期以后不再续买,相当于是从市场上抽回了资金。
![]()
这一波操作,让全球的市场承压:土耳其出口商因为美元的流动性紧张丢失了订单,东南亚拉美企业融资成本直接飙升。
截止到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是从9万亿美元峰值,下降到了6.6万亿美元的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了。
为什么突然就停手呢?核心就是流动性濒临枯竭了。
![]()
10月美国的货币市场警报频发:隔夜逆回购工具使用量是跌破了200亿美元,银行准备金不足3万亿美元,回购利率跳涨,险些重演了2019年9月的钱荒”危机。
美国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摩根大通10月的报告预测,2025年美国的GDP增速仅仅只有1.6%,失业率将会升到了4.5%。
9月份的CPI同比是涨了2.4%超预期,10月非农就业仅仅只增加了15万人,不及预期制造业的PMI持续的是处于荣枯线下方。
![]()
鲍威尔直言“必须保证金融系统有足够准备金”,再抽钱恐怕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这对于a股来讲可以说是重大利好信号了,过去的三年,全球的资金持续地流向了美国,现在美联储停止抽水了,资金回流新兴市场成了大概率的事件。
10月北向资金已经是率先行动了,根据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单周净流入超过百亿人民币,创下了阶段的新高,重点加仓消费科技,金融龙头股等。
![]()
港股同样也是出现了积极的一个反应,根据恒生指数官网月度数据显示,恒生指数10月累计是上涨超过了3%,腾讯,阿里等权重股贡献显著涨幅。
不过行情能否持续仍然还要关注两个变量,一是美国的通胀压力没有消除,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的CPI同比是2.4%,超过了预期,12月份是否会继续降息,目前还不能确定。
但是核心的逻辑是不变的,全球的流动性宽松周期启幕,A股当前的估值是处于历史的低位,叠加政策的加持力度加大,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会持续的提升。
![]()
券商早就提前做好布局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10月底发布了2026年度的策略报告,均是明确看好消费和科技板块的,认为这两个大领域既受到政策的扶持,又契合了外资资金的偏好。
随着流动性的改善,优质的资产的估值修复潜力是值得关注的。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观点仅仅是分析市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要理性的看待行业的一个趋势,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决策。
![]()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联储停止所表是全球资金流向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a股正在迎来外资回流的一个关键窗口期。
【信息参考来源】
1. 美联储FOMC货币政策声明(2025年10月)
2. 沪深交易所北向资金流向统计(2025年10月)
3. 恒生指数官网月度涨跌幅数据(2025年10月)
4. 摩根大通《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5. 美国劳工统计局CPI数据(2025年9月)
6.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2026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7. 金十数据《美联储决议全文解读》(2025年10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