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那帮穿白大褂的,最近把“别往心里去”这事儿拍成了脑部写真。
![]()
八周正念练下来,大脑像被调了静音模式:杏仁核——那个一被骂就蹦迪的小家伙——音量直接砍半;前额叶——负责“算了算了”的理智君——亮度拉高三分之一。
![]()
原来“左耳进右耳出”不是玄学,是神经通路重新装修,包工包料,工期两个月。
职场里早有人偷偷用这套“静音装修”薅羊毛。
同一家公司,同一拨领导,同一套PUA话术,有人听完连夜写离职信,有人听完顺手把吐槽发进“摸鱼群”,第二天继续打卡。
大数据扒拉了一下,后者的工作满意度是前者的2.3倍, burnout 率直接打两折。
说白了,把批评当背景音,KPI 反而长得比绿萝还疯。
哲学家不甘示弱,把苏格拉底的老办法升级成“3D 打印”:先 Detect——“哦,我胸口有点堵”;再 Detach——“堵的不是我,是对方嘴里的飞刀”;最后 Direct——“飞刀归飞刀,老子今天的 to-do 还得打钩”。
三步走完,情绪像快递被签收,地址写的是“别处”,收件人不是自己。
于是,窗台那盆绿萝继续发呆,飞蛾继续撞灯,键盘声噼啪。
有人把骂声当戏看,有人把戏当命过。
大脑扫描仪、Excel 表格、古希腊石碑,同时给出一个不太浪漫的结论:世界吵它的,你只需把神经元的“勿扰模式”打开。
静音键不在别人嘴里,在自己脑壳里,按下去,池水就映得出星星,也承得住狗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