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武举考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止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共产生了109名武状元。以下名单依据朱彭寿《旧典备征》等史料整理,按朝代与科年科年顺序排列。
![]()
朝代 科年 公元年份 姓名 籍贯
顺治朝 顺治三年丙戌科 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 1649年 金抱一 (信息缺失)
顺治九年壬辰科 1652年 王玉璧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1655年 于国柱 (信息缺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1658年 刘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补行) 1660年 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 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康熙三年甲辰科 1664年 吴三畏 (信息缺失)
康熙六年丁未科 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 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1673年 郎天祚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1676年 荀国梁 (信息缺失)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1679年 罗淇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1682年 王继王继先 (信息缺失)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1688年 王应统 (信息缺失)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1694年 曹日玮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1697年 缴煜章 京卫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1703年 曹维城 (信息缺失)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1706年 杨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1709年 田畯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1712年 李显光 (信息缺失)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 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1715年 赛都 汉军正红旗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1718年 封荣九 (信息缺失)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1721年 林德镛 (信息缺失)
雍正朝 雍正元年癸卯科 1723年 李埃 (信息缺失)
雍正二年甲辰科 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旗
雍正五年丁未科 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 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乾隆元年丙辰科 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丘
乾隆四年己未科 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壬戌科 1742年 贾廷诏 (信息缺失)
乾隆十年乙丑科 1745年 董孟 汉军正黄旗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1748年 张兆璠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1751年 张大经 山西凤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1754年 顾麟 (信息缺失)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1760年 马全 山西阳曲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 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1763年 德灏 满洲正黄旗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1766年 白成龙 (信息缺失)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 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 1780年 黄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1781年 刘双 顺天大兴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预科 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度戊恩科 1790年 玉福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思科 1795年 邸飞虎 (信息缺失)
嘉庆朝 嘉庆元年丙辰科 1796年 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 1799年 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 1801年 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戌科 1802年 李白玉 直隶藁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 1805年 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1808年 徐华清 山东临淄
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 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1811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 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 1817年 武凤来 (信息缺失)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 1819年 徐开业 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 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旗
道光朝 道光二年壬午科 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未科 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戌科 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 1829年 吴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 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汜水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旗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 1836年 王瑞 直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1838年 郝光甲 直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 1841年 德庆 汉军镶白旗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1844年 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 1845年 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1847年 李信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1850年 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咸丰二年壬子科 1852年 田在田 山东巨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 1853年 温常涌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 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 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 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同治元年壬戌科 1862年 史天祥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 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 1865年 张蜀锦 直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 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未科 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1874年 张凤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光绪二年丙子科 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 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 1880年 黄培松 福建泉州
光绪九年癸未科 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 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 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度寅科 1890年 张宪周 山东郓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1892年 卞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 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 1898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名单解读与历史背景
1. ** Notable Figures (知名人物)**:
王玉璧:历史上著名的“连捷状元”,即他在顺治八年(1651)已取得武乡试解元,次年又中会元和状元,完成“连中三元”的壮举,在整个武举史上极为罕见。
马全:原名马瑔,曾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武会试中获探花。后因事被黜,改名马全再次应试,并于乾隆二十五年(注意:此处应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即1760年,但他此前中的探花并非在同一年,可能存在记录混淆或特例情况)。他后来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英勇战死,是武状元中为国捐躯的代表。
刘荣庆、刘国庆兄弟:二人先后高中状元,传为美谈。
张三甲:清朝乃至中国整个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位武状元,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2. **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地域分布): 从籍贯来看,武状元多出自北方省份,尤其是直隶(今河北)、山东**,这两个地区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与其尚武的风俗民情及靠近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有关。
3. ** The End of Military Examinations (武举的终结): 随着热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考察弓、刀、石等冷兵器技艺的武举考试日益脱离实战需求。尽管早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就有大臣(如荣禄)提议废除,但改革受阻。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才正式下旨“永远停止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因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张三甲,便成为了这一延续了千余年制度的“末代状元”。
这份名单清晰地勾勒出了清朝武举制度的兴衰轮廓,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选举制度史的重要基础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