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5年,秦始皇陵墓被发现,为何过了40多年还没开挖?原因不简单

0
分享至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13岁刚坐上秦王位子,就开始张罗自己的"身后事"了。

那会儿的陵墓规模还不大,顶多算是个"预备工程"。

可等到他39岁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之后,整个人就彻底放开了手脚。毕竟活着的时候把六国都收拾服帖了,死了怎么能委屈自己?于是原先那个"小工程"立马升级成了"国家级重点项目"。



这一修就是整整39年,直到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去世,陵墓的收尾工作还得由他的儿子胡亥接着干完。

您要问这陵墓到底有多气派?这么说吧,光是核心区域就占地220万平方米,比三个北京故宫加起来还要大。

要是把周围的陪葬区都算上,总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连成一片!



这规模别说在古代,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个超级工程。

修建这座陵墓动用了72万人力,比建造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劳动力还要多。

地宫作为最核心的部分,上面覆盖着数十米厚的封土,全都是劳工们一筐一筐从远处运来的。

2002年考古专家用先进设备探测时还发现,地宫外围居然还有一道3米厚的墙体保护着,简直是把安全措施做到了极致。



秦始皇为啥这么执着于修建陵墓?说到底还是因为他那个"视死如视生"的执念。

这位皇帝一边派人到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边又担心万一真死了,在阴间也得过得像在阳间一样威风。

所以陵墓里不仅要有金银财宝,还得有军队护驾。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兵马俑的存在。据说秦始皇认为阴间也有敌人,这些兵马俑就是他准备带到地下去的"御林军"。



不过这么显眼的陵墓,自然少不了贼人的惦记。

史书上记载,项羽攻入咸阳后,曾经派了33万人来盗掘陵墓,整整挖了一个月都没把宝物运完。但

现代考古发现却让人意外:虽然陵园内西南角的宫殿群确实有被火烧的痕迹,可地宫主体结构完好无损。看来项羽当年可能只是泄愤式地破坏了一番,并没有真正动到陵墓的核心部位。



时光飞逝,转眼来到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的几个农民在村头打井时,一锄头下去竟然挖出个陶制人头。

这下可把大伙儿吓坏了,谁曾想这一锄头竟然揭开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面纱。不过最让人惋惜的是,这些兵马俑刚出土时其实都是彩色的,盔甲鲜艳,面容生动。

可惜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考古人员眼睁睁看着这些千年彩绘在接触空气后的几分钟内迅速褪色,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土灰色。这个教训让考古界至今提起都心痛不已。



其实早在1956年,咱们国家就吃过类似的大亏。当时为了寻找据说可能藏在陵墓里的《永乐大典》,专家们对明定陵进行了发掘。

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技术手段,发掘过程简直就像在挖隧道。结果无数丝绸、书画等珍贵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瞬间损毁,连万历皇帝的尸骨都被随意丢弃。

这场灾难性的发掘让周总理痛心疾首,当即下令"以后再也不主动发掘帝王陵"。这条规定后来成了中国考古界的金科玉律,一直延续到今天。



到了2002年,国家启动了"863秦陵考古计划",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遥感探测设备。

170多位专家通过打探洞、测土壤等方式,终于摸清了地宫的大致结构。

让人欣慰的是,探测结果显示地宫保存完好,虽然四周发现了上百个盗洞,但都只是浅浅的几米深,根本没能触及核心区域。这都要归功于常年驻守在那里的武警部队的严密守护。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知道陵墓在哪里,为什么过了40多年还不开挖呢?这里面的原因确实不简单。

首要问题就是技术跟不上。

连兵马俑表面的彩绘都保不住,更别说地宫里那些更加脆弱的文物了。丝绸、竹简、漆器这些宝贝,可能在出土的瞬间就会化为乌有。



现在虽然有三星堆那样的恒温恒湿保护设施,但秦始皇陵的规模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建造一个能罩住整座山体的保护大棚。

再加上政策限制,自从定陵发掘的教训之后,国家就明确规定:除非是墓葬已经遭到破坏,面临坍塌或者被盗的危险,否则绝对不能主动发掘。

这条规定就像一道高压线,谁也不敢轻易触碰。



再说了,秦始皇陵现在好好地待在地下,既没有进水也没有塌方,我们何必去打扰这位千年帝王的安宁呢?

最后还要考虑发掘后的保护难题。

就算我们能够安全地把文物取出来,后续的保存、研究、展示都需要巨大的投入。8000多个兵马俑已经让我们忙活了几十年,要是把整个陵墓都打开,那得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与其冒险开挖,不如保持现状,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完整的历史遗产。



说到底,秦始皇陵40多年迟迟不开挖,体现的正是现代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

现在的"按兵不动",恰恰是最负责任的选择。

这座沉睡千年的地下宫殿,不仅承载着秦始皇的个人野心,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找到更加完善的保护方案。

到那时,再让这座举世无双的帝王陵墓重见天日,才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述家娱记
2025-11-02 22:35:31
断舍离:“7种旧物,再穷也别留”,都是中国家庭的通病,快扔吧

断舍离:“7种旧物,再穷也别留”,都是中国家庭的通病,快扔吧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0-24 17:44:34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31 12:36:54
2013年,谷歌高管在游艇暴毙,船内摄像头曝光他与女子大丑闻

2013年,谷歌高管在游艇暴毙,船内摄像头曝光他与女子大丑闻

猫眼观史
2024-08-07 10:44:55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鲁中晨报
2025-11-02 11:11:15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阿龙聊军事
2025-11-02 19:19:15
谁敢对解放军叫板?赖清德都不敢碰的红线,郑丽文的“武力保台”,让两岸舆论炸锅!

谁敢对解放军叫板?赖清德都不敢碰的红线,郑丽文的“武力保台”,让两岸舆论炸锅!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4:02:23
纽约时报:美国已完全陷入中国的圈套,特朗普正领导超级大国自杀

纽约时报:美国已完全陷入中国的圈套,特朗普正领导超级大国自杀

时尚的弄潮
2025-11-03 02:09:11
11月3日精选热点:可控核聚变再传利好,这些地位公司显著受益

11月3日精选热点:可控核聚变再传利好,这些地位公司显著受益

元芳说投资
2025-11-02 19:30:34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乐聊球
2025-11-02 21:45:47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削桐作琴
2025-10-28 13:10:37
郑智化感谢“封杀”,称本想用“屁滚尿流”,自曝3天后注销微博

郑智化感谢“封杀”,称本想用“屁滚尿流”,自曝3天后注销微博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1-02 11:31:29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三言科技
2025-11-02 13:30:07
国产大飞机遇到了什么问题?

国产大飞机遇到了什么问题?

阿罗汉不约
2025-11-01 15:39:15
“苏超”收官,荣耀榜单揭晓!

“苏超”收官,荣耀榜单揭晓!

扬子晚报
2025-11-01 23:46:11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风风顺
2025-10-14 10:09:49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全运会首战广东胜山东,利好坏消息并存,广东前景被看好

全运会首战广东胜山东,利好坏消息并存,广东前景被看好

老癘体育解说
2025-11-03 01:43:39
她明明比吴越漂亮,也比曾黎年轻,偏偏于和伟两次都没带动她

她明明比吴越漂亮,也比曾黎年轻,偏偏于和伟两次都没带动她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03 05:05:16
美国保守派评论员不满斯威尼身着几乎毫无遮掩的礼服,认为其在此次活动可能遭人算计

美国保守派评论员不满斯威尼身着几乎毫无遮掩的礼服,认为其在此次活动可能遭人算计

陈意小可爱
2025-11-01 02:58:35
2025-11-03 05:48:49
历史有些冷 incentive-icons
历史有些冷
一起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
5818文章数 1304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健康
游戏
时尚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词新词!!!来看看什么叫做“报格”!!!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