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辆车一起炸!”
就凭这句话,38岁男子沈某某,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这不是骂街,是造谣;不是吐槽,是犯罪。他把小米汽车直播间当成了情绪垃圾桶,结果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活该吗?活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尤其当你动嘴造谣、拿公共安全开玩笑时,法律的铁拳迟早落下。
![]()
事情并不复杂:沈某因对单位工作不满,心里憋火,就钻进小米汽车直播间,靠辱骂主播、编造“车辆集体爆炸”等虚假信息来发泄情绪。
这种行为,表面看是“打工人破防”,实则是典型的“网络暴力+危害公共秩序”。他不在乎有没有事故,不在乎企业声誉,更不在乎会不会引发社会恐慌,他在乎的,只是自己那一口恶气能不能出。
可问题在于:你的情绪,凭什么让整个行业买单?
一辆新车上市,本就备受关注。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当有人在直播间反复刷“门把手打不开”“垃圾车”“炸了十几辆”这类极端言论,哪怕明知是恶意攻击,也会让潜在消费者产生疑虑。
![]()
更严重的是,这类谣言一旦扩散,可能影响资本市场、供应链稳定,甚至诱发群体性误解。这已不是简单的“差评”,而是对正常市场秩序的破坏。
而选择在“直播间”作案,更是心机险恶。直播是实时公开的场景,观众以万计,信息传播极快。一句“炸车”出口,瞬间就能被录屏、转发、二次加工,形成舆情风暴。
沈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故意选在此处“表演”。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提意见,而是搞破坏。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网暴并非个例。自从某地发生小米汽车交通事故后,全国多地门店直播间都遭遇集中攻击:刷屏辱骂、人身威胁、编造事故……
有些人根本没开过小米车,却张口闭口“垃圾产品”;有些人连车型都没分清,就开始预言“下一辆就得炸”。这哪是监督?这是借题发挥的“网络私刑”。
当然,企业也该反思:为何一出事,就被群起围攻?说明信任基础仍脆弱。
还有小米老板雷军,经常信口开河,进行虚假宣传,说什么雷军200公里瞬间刹停,完全是扯淡。
![]()
当然,警方此次果断出手,释放明确信号:你可以批评产品,但不能捏造事实;你可以表达不满,但不能扰乱公共空间。
沈某被刑拘,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是因为他撒了谎。法律从不压制言论自由,但坚决打击以自由之名行违法之实的行为。
一个成熟的社会,既容得下理性批评,也必须罚得了恶意造谣。
最后提醒某些人:直播间不是你的心理诊所,公众注意力不是你的情绪燃料。想发泄?去跑步、去倾诉、去找心理咨询师。别拿别人的饭碗和行业的未来,给你的情绪埋单。
否则,下一个被带走的,可能就是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