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韩国釜山会晤之后,吉隆坡经贸磋商也是达成了重磅的共识,关税战,出口管制,海事制裁等同步暂停一年的时间。
这一场看起来是双赢的结果,实则是中国靠着核心的产业实力竞争的战略缓冲,特朗普的免战牌”,本质其实就是美国方面难以承受反制带来的代价的一种选择而已,中国已经是实打实的收获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这一次的磋商的核心成果,处处都凸显了美国方面的被动处境。
![]()
在关税层面,美国方面是取消了10%的芬太尼税,并且是把24%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到一年,“芬太尼关税”本来就没有依据的,中国从来没有向北美出口过相关的产品。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5年数据显示,美国对华的实际加征关税约为30.9%,中方的反制关税约为28%,近乎是对等的,全面的加税,只会反噬到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
在出口管制领域,美国方面是暂停了9月底出台的50%穿透规则,中方也是同步的暂停了10月份新增的稀土管制措施。
![]()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报显示,美国是有70%的稀土化合物都要依赖中国的进口的,87%的武器零部件也是离不开中国稀土的。
中方4月份建立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仍然在执行中,关键的物项审批权始终还是在自己手上的。
在海事方面也是同步的,撤回了针对性的港口服务费。克拉克森《2025年9月全球造船市场月报》显示,中国的船厂当月的新船订单占到了全球的65.58%,手持订单已经是排期到了2028年年底了,美国根本就扛不住船舶成本的暴涨。
![]()
这一年的休战,中国收获的不仅仅只是时间,更加是三大战略的主动权。
一是确立了“对等反制”的范式。不同于日本,韩国需要靠千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来换取关税的减免,中国仅仅是凭借着稀土港口费等精准反制,并迫使得美国方面无额外要价就撤回了制裁,成为了全球唯一能跟美国“制裁对制裁”的国家,也是打破了美国方面的单方面胁迫的逻辑。
二是稀土升级为了“战略杠杆”。中国是占据着全球48%的稀土储量(USGS数据),更加是垄断的93%的深加工产能。
![]()
根据雪球《2025年美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显示,美国方面是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来重建产业链,但是是需要3~5年的时间。
中方“暂停”而不是“取消”管制,相当于是手握一个可以调节的“水龙头”,我一来是可以依赖美国方面的行动来进行灵活的调整。
三是时间窗口转化为发展的动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1~4月份的数据是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比已经跌到了10.2%了,对于东盟出口同比是增长了12.6%,贸易多元化的一个格局已经形成了。
![]()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国内的厂商是可以集中的攻关7nm以下的芯片,优势产业进一步的巩固,系统性的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需要明确的就是中美结构性的矛盾并没有化解,美国方面第一任期家政的三零基础关税仍然还是有效的,先进制程芯片,EDA软件封锁还是没有松动,英伟达的B30A芯片对华出口仍然是被禁止的。
中方的稀土核心管制也并没有撤销,关键的物项审批也从来没有放松。
![]()
未来的一年是一种“边休战、边备战”的关键时期:美国方面会加速的重建稀土的供应链,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中国则是深化科技自主跟市场的扩张,目标或将是对美国出口依赖降低到10%以下。
关税战停了,科技战,产业战的交锋只会更加的激烈,谈判的底气永远是来自于实验室的突破和工厂的产能。
中美休战的窗口期靠的不是妥协,而是稀土造船业等硬实力支撑的一个对等反制。
信息参考来源
1. 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1-4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
2.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5年中美关税报告
3. 克拉克森《2025年9月全球造船市场月报》
4.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稀土供应链报告
5. 雪球《2025年美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
6. 中国商务部2025年《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