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的时候,碰到那种“大婚”的场面,只会感觉寒酸。尤其是四个人抬着“富家小姐”的场面,那轿子就是几块木板加点红布,对真实历史一点也不还原。
当然,这不是为古代地主说好话,而是我们如果“幻想穿越”,也总得见识一下真正的奢侈是什么吧?
今天要说的轿子,再贵的跑车也换不了。
![]()
它就是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万工轿,全名金箔贴花花轿。
所谓“万工”,就是要花费1万多个工时,如果只有一个工匠,那至少需要30年时间才能完成。
清末民初的浙江一带就流传一句话: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
良田千亩,红妆十里!是古代女子的心愿,但实话说,能坐得起这种轿子的人,可谓是万里挑一。
![]()
轿长1.5米,宽90厘米,高2.75米。最大的特色就是“三分雕刻,七分漆工”,需要八个人抬。
没有使用一枚钉子,全榫卯结构,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轿上雕刻了300多个千姿百态的人物,以及无数的花鸟虫兽。雕饰部位则多用纯金装饰,光黄金就用了10两。
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等吉祥主题,也有《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古典戏曲场景。
还有特殊的一点,那就真到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把“轿门”拆下来才能坐进去。
![]()
别以为拆门很别扭,这也是婚礼当中的一段重要节目。工匠要在众人的欢呼中,精准拆下32块小花板,全程不能掉下一块小零件。
然后新娘的母亲唱着《哭嫁歌》,亲兄弟将新娘抱上轿,再安装上门板,与娘家的隔断就此完成。
一路抬到夫家的过程中,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大户人家光运送嫁妆和送亲的队伍,就能延绵数十里。
那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就是“十里红妆”的由来。
![]()
万工轿的华美,要归功于宁波朱金木雕这门古老的手艺,有多古老?浙江井头山遗址,在考古中就发现了相关髹漆工艺的实物。
那可是8000年的传承了!需要运用贴金饰彩,结合沙金、碾金、碾银、沥粉、描金等多种工艺。
再撒上云母或蚌壳碎末,最后涂上传统的中国大漆。那真是富丽堂皇到极致!
那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制作了这顶轿子?
![]()
答案是清末民初宁波的一家“婚庆公司”。
据馆方介绍,当时有一家彩结贳器店(贳shì,出租之意),花费大价钱请十几位顶级工匠,制造了这顶轿子。
就和现在的公司差不多,把各种豪车租出去,很多都配司机。他们也会配上专业的轿夫,毕竟如果抬坏那损失就大了。
万工轿,差不多就相当于现代大劳的标准吧,可能更高。
普通人当然租不起,据说使用一次就至少要200块大洋。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五六块,他们不吃不喝工作三四年才能勉强租一次。
![]()
配图仅供参考
第一位坐上轿子的新娘,传闻是民国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的女儿虞涵湛。
当年她才15岁,父亲安排她与“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的孙子盛冠中联姻。
被“包办婚姻”,这位接受现代教育的千金大小姐当然不乐意。恰好彩结贳器店的老板朱全来在打造“万工轿”,钱用完了还没造完。
于是他找到虞洽卿要钱,并承诺给他的女儿坐这顶轿子出嫁。后来虞涵湛看完之后也很满意,于是开开心心的嫁出去了。
对他们来说,办这样一场豪华婚礼,普通人几辈子也挣不到。
![]()
宁波朱金漆木雕,第一批就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那这顶代表性的轿子,无疑是顶级瑰宝。
现在也有很多“中式复古”婚礼,尤其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
按旧习俗八抬大轿要几个人轮换着抬,中途不能沾地。但也没必要墨守成规,得遇良人比什么都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