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了一个邻里纠纷的帖子,本以为会看到无数人吐槽抱怨邻居的噪音、对公摊的占用、在电梯里抽烟等等。
没想到,评论区里却全都是网友们对“自己人”的激情输出:
“楼上孩子天天咚咚咚跑来跑去,把椅子拉的震天响,十一点了还在大声念书,
我想上楼找他们,被我妈死死拉住,说忍一时风平浪静,没必要跟人家起冲突。”
![]()
“我家邻居养了条狗,但凡听见一点动静必然会大声狂吠,有时候半夜一两点还会被狗叫吵起来,
我想去找她们理论,我爸妈都说我没点大人样子,说我小时候在家大声哭闹,也没见哪个邻居找上门来。”
“我是躁敏人,已经被楼上搞得崩溃了,我妈的态度一直是:那有什么办法。
我要出去住,他们死活不同意,说我就是谈恋爱了才想搬出去,完全不信我是因为忍受不了噪音。”
似乎父母一辈告诉我们的主流文化,全都是要听话、要服从、要隐忍,要以和为贵,能不起冲突就不起冲突。
![]()
但实际上当我们真正走上社会,却发现服从听话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因为服从意味着退后,听话意味着将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
只有那些敢吵架、敢冲突、敢强势的人,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心理边界效应”,心理边界是我们用来划分“自我”与“他人”区别的一条无形的边界线,
边界内是自己的责任和课题,边界之外是他人的责任和课题。
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边界,我们才能勇敢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吵、去冲突,保护自己免受过度的侵入和伤害。
![]()
那些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心理边界的人们,是命运筛选后的强者,只有这样的人才配赢得外界的尊重。
用边界筛选关系
为什么那些生活中的“老实人”会被人一眼看透,然后踩着你的底线欺负你?
因为你太过自卑,太害怕从别人眼里见到的对你的不满,一旦发生冲突,就意味着你的社会关系破裂、外在形象受损。
所以你总是表现得唯唯诺诺,对他人唯命是从,这会让他人觉得你从来就没有意见,而你的意见也会变得慢慢不再重要起来。
那些你不太愿意做的事,会因为害怕冲突勉强去做;那些你不喜欢接触的人,也会因为害怕冲突尽量去接受。
长期以往,你的底线慢慢后退、心理边界线慢慢拱手相让,谁还会在乎你的感受呢?
![]()
表面上的和谐全都是以牺牲你的利益为代价,像这样的关系,还有什么保留的必要呢?
反倒是那些强势的,不害怕冲突的人,他们一发现问题就指出来,一涉及到和自己相关的利益就分毫不让,
别人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好惹的人,可不能随便欺负ta。”
那些三观正常、值得敬重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不会因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被指出来而恼羞成怒,他们只会更加感激和敬重指出问题的人。
而那些因为占不到便宜所以指责你的人,他们的去留你又何必在乎呢?
心理边界线的存在,不仅能够帮你守护自己的利益,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还能帮你筛选身边的关系,同样只留下强者和你一起共同进步。
攻击性=生命力
父母辈教育我们听话、领导教育我们服从、“朋友”告诉我们别较真——所有的这一切,指向的都是“控制”。
那些想要控制你的人,才会告诉你要听话,而那些真正为了你好的人,只会让你创新、进步、为自己而活。
心理学家黄玲玉曾经指出:攻击力就意味着生命力,攻击并不单单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暴力或者破坏,更是一种表达、创造、维护的本能力量。
![]()
就像动物被抢夺了地盘,就会用打架的方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
而我们人类被侵犯了利益和边界,同样也会用攻击行为表达自己欲望,
如果这样的攻击行为遭到进一步的无视,那可能会发展出“讨好型人格”“抑郁焦虑”等等心理问题。
毛主席有一句诗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其中表达出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抗争”,与天与地,更是与不公平的人进行抗争。
只有那些敢于表达攻击性、敢于抗争的人,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学会捍卫自己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我的数学科目总是学的很吃力,只要遇上需要动脑子的题目,就总是找不到解开的思路。
所以,我对于数学的自信心降到了最低,直到某一次做立体几何,我无意中画出一条辅助线,求证了结果。
但是同桌却说我的辅助线很怪,拿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解法。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自己做错了,于是我连忙翻看答案,却发现我的做法才是最简便的解法。
明明做出了题目,却不敢维护自己的结果,这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完全否定。
那些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总是像这样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想法是错的,
才会跟着别人的想法去走,让别人主导自己,出让自己的利益。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尊严和价值感的内驱力,当你察觉到自己的尊严被挑战,
却不敢站出来捍卫自己,那还有什么人会去捍卫你、尊重你呢?
![]()
如果你是一个总是回避冲突、忍气吞声的人,在潜意识中就是将自己的尊严置于了他人的评价之下,
在他人的眼中,你就不会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而是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懦夫”。
人性的本能,不是惩恶扬善,而是欺善怕恶。
只有你高声说“不”,别人才不会把你当做透明人;只有你敢于在他人顺从的场合“掀桌子”,这个社会才不会把你当成跑龙套的配角看待。
敢强势、敢冲突,从来都是霸道和不明事理,而是做真实的自己、为自己而活。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