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叔今年52岁,嗜辣如命,家里一日三餐少不了辣椒。一到饭点,总要往菜里再撒上一把辣子才觉过瘾。邻居常劝他:“这样吃,胃受得了吗?”李叔总笑着摇头:“我身体倍儿棒,年年体检查不出啥毛病!”
可不久前,体检报告上却出现了血脂升高项,这让他一下紧张起来。难道常吃辣椒真的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而身边另一位亲戚,60岁大姐,同样爱吃辣,却每年体检都很正常。这让家人一头雾水——吃辣究竟是好还是坏?血管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
背后的科学依据到底如何?经常吃辣椒,到底对我们的血管意味着什么?
一提起辣椒,许多人第一反应是“伤胃”“上火”。可也有不少地区的人,将辣椒视为长寿秘诀。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辣椒摄入量近年来逐年上升,超过40%中老年人每日餐桌都有辣椒的身影。
关于辣椒与血管健康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一边是辣味的“快乐”,一边却是健康的疑虑——今天带你一起拆解经常吃辣椒后,血管会发生的4个典型变化,并为你揭示科学建议。也许,答案并不是想象中的“非黑即白”!
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Capsaicin)被众多研究证实,能通过影响神经、血管内皮细胞等环节,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重影响。一项由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亚洲多国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
![]()
长期适量摄入辣椒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约13%。而中国营养学会汇总的系统回顾亦指出,辛辣饮食或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但高盐辛辣则可能加速血管老化。
关键在于:辣椒的摄入量、烹饪方式、个体体质及搭配习惯。适度吃辣对血管可能有益,但浓油重辣、暴饮暴食等习惯,反而可能诱发健康危机。
促进血液循环
辣椒素有助于扩张外周血管、加速血流速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张教授团队的随访研究显示:日常饮食中适量补充辣椒(每日摄入干重3-5克),受试者肢体血流量较安静期提高约18.2%,手脚容易发凉的老人,常吃辣椒后感觉“暖和多了”,这与血管通畅直接相关。
![]()
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国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如意大利“Molise队列”)表明,常食辣椒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约15%。辣椒素能抑制血管壁低密度脂蛋白(LDL)积聚,延缓“血管结垢”过程。但摄入过量或与高油腻、高盐食物同食,反作用明显,因此“辣+油+咸”最易伤血管。
改善血脂水平
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回顾数据显示,辣椒多酚及生物碱可能有助于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临床试验组平均下降幅度为8.9%。部分中老年人坚持适度吃辣,半年后体检总胆固醇变化明显,但影响个体差异大,需要配合低脂、低盐等膳食。
个别人诱发血压波动或炎症反应
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短时间大量吃辣,可能出现血压短暂波动或胃肠黏膜微炎症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分析高血压门诊数据发现,43.6%原有高血压人群大量食辣后血压出现“顶峰式波动”,且部分慢性炎症指标如CRP值升高。所以,“适合自己的辣”,才是健康辣。
![]()
适量,不宜贪多:每人每日建议摄入新鲜辣椒40-50克(折合干重3-5克)较为安全,过量易刺激胃肠和影响部分慢病患者。
优选新鲜/天然辣椒,少用辣酱/辣条:市售辣椒制品通常高盐、高油,高添加剂。建议多用新鲜辣椒入菜,减少腌制、油炸、辣酱等人工制品。
搭配蔬菜、全谷、优质蛋白:辣椒与丰富蔬菜同食,可增强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摄入;一餐中蛋白质充足(如豆腐、瘦肉)可减轻胃部刺激;避免空腹或与高脂肪、高油腻环境同时摄入。
有既病史:如胃肠疾病、高血压、肾病、心律失常史的人群,建议就医后个体化定制辣味摄入方案。
也许,你一直以为辣椒伤身。但其实,只要方式得当、不过量、科学搭配,适量吃辣反而可能为血管加“润滑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