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央视的这则悼词在晨间推送里静静躺着。“青山”二字撞进眼里,不知怎的,心头忽然冒出辛弃疾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许绍雄,不正是我们记忆里那座温润的青山么?76年人生路,他像一位从不爽约的老友,始终立在荧屏那头,用那张熟悉的笑脸陪着几代人长大。
如今,这位TVB的老戏骨因病离世,留下的不只是二百多个角色,更有那份融在骨血里的家国情怀。
消息传来不到两小时,央视网就置顶了他早年朗诵侨批的视频。点开视频一看,他没有刻意拿腔拿调,只是用家常语气念着:“巧儿吾妻,见字如面……”
八个字从他的口中缓缓流出,竟让人鼻尖一酸。念到“三江出海,一纸归乡”时,他声音微颤;说到“浪打不息、风吹不散的民族精神”时,眼里闪着光。
这份深情演不出来,回头想想他的根——汕头祖籍,广州童年,长辈嘴里那些家国故事,早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他心里。
![]()
也难怪他在“四海同春”上讲《英歌》时,那份文化自信能如此自然地流淌。“TVB金牌甘草”——这称呼再贴切不过。
53年演艺路,他从72年无线艺训班起步,在《鬼马双星》里当“小迷糊”,凭83版《射雕》的“朱聪”走进内地观众心里。最后靠《使徒行者》的“欢喜哥”,成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记得有次拍《新扎师妹》,一场简单的吃饭戏,他硬是吃了八碗饭。导演喊卡后,他揉着肚子笑说:“这次真是食饱撑着了。”
全场爆笑,他却认真解释:“角色这时饿了三日,吃饭不该太斯文。”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贯穿了他每个角色。
赌场风云》里那个唯唯诺诺的荷官,他特意去澳门蹲了三天,就为学发牌手势;《使徒行者》开拍前,他走访了十几个茶餐厅老板,把“欢喜哥”那市井中的智慧演得入木三分。
说来也怪,他演的大多是配角,说的多是家常话,偏偏句句往心里钻。《法网狙击》里那句“人生无常……要珍惜眼前人”,如今听来,倒像他对所有人的临别赠言。
![]()
“小痛苦长小智慧,大痛苦长大智慧”——这话成了多少人的困境慰藉;“勤勤恳恳一世,带不走一砖一瓦”——又道尽了多少人生通透。这些词儿不华丽,却像老友夜谈,听着贴心。
最难得是这份通透背后的那个人。顶着显赫家世(太公是慈禧干儿子,姑婆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却从不拿身世说事。
当年有记者问他:“您这身世,在娱乐圈不是很好的宣传点吗?”可他却摆摆手:“祖先的成就是祖先的,我的路要自己走。”
24岁入行,从无名配角熬起,整整41年才凭《My盛Lady》拿到最佳男配角。领奖时他笑得见牙不见眼:“慢慢来,比较快。”
戏外的他,把日子过成了散文诗。与妻子龙嬿而七年恋爱修成正果,待继子视如己出,75岁看着女儿出嫁。
女儿婚礼上,他穿着租来的礼服,笑得比任何时候都开心。司仪让他讲话,他只说:“我对女婿只有一个要求,让她天天开心。”说完,他自己先红了眼眶。
![]()
今年9月,他还在社交平台叮嘱网友:“除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如今回看,网友落泪,这话里藏了多少未尽之言啊。据好友黎芷珊转述,他走得很安详,亲朋都在身旁。
佘诗曼闻讯推掉了所有的工作赶往医院,哽咽着说“他像爸爸一样疼我”;惠英红写下“愿天堂无病痛”;杨千嬅懊悔年初一别竟成永诀。黄宗泽、林峯、欧阳震华……半个香港演艺圈沉默相送。
网络上,普通人的悼念更戳心。“我们真的到了告别的年纪”,“他的笑总让人觉得世界没那么糟”,“看着他的戏长大,现在才懂他台词里的道理”……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拼出了一个老戏骨在观众心里的真实分量。回头看他一辈子,没演过绝对主角,却成了无数人的“荧屏老友”;没有惊天壮举,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托着家国情怀。
那些角色会随着时间淡去,但是他教会的珍惜与豁达,他坚守的真诚与热爱,会在人间长久地呼吸。
![]()
青山已远,身影长存。这位用半世纪温热荧屏的老戏骨,把他的笑容、他的台词、他的山河故人之思,永远种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