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46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小李是一名刚入职的白领,每天早上喝完咖啡不到半小时就跑厕所。相比之下,隔壁工位的老王,一天能憋到下班才去一次厕所。两人互相调侃:“你是不是肾虚?”“你才膀胱小!”但真相是——尿频就一定是病吗?憋尿真的能锻炼膀胱吗?
医生来了,答案也来了。
![]()
别把“尿频”一概而论,不是所有频尿都是病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正常人一天排尿几次?
根据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的标准,正常成年人的排尿次数在4~8次/天,夜间一般不超过1次。如果你白天排尿超过10次、夜里起来两三次,才算尿频。
但注意,尿频≠尿路疾病。有些“尿频”其实挺健康。
像小李这种“多喝水+喝咖啡+爱吃水果”的人,本身摄水量大,尿多也很自然。再比如,天气冷、情绪紧张、习惯性排尿等,也会让人频繁跑厕所。
![]()
如果没有尿急、尿痛、尿不尽这些症状,那多尿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说明身体代谢通畅,肾脏功能良好。
憋尿,真的是“膀胱训练”吗?错了!
有些人憋尿是因为忙,有些人是“训练派”,总觉得多憋一会能增强膀胱容量。
但医生明确告诉你:长期憋尿,不仅没好处,反而可能伤身。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出,膀胱并非“肌肉罐子”可以随意扩容。憋尿时间过长,尿液中的细菌会在膀胱内滋生,甚至顺着输尿管逆行到肾脏,引发急性肾盂肾炎,严重时甚至导致肾功能损伤。
![]()
更糟的是,长期憋尿还会让膀胱逼尿肌“失控”,引发神经性膀胱,出现尿不尽、漏尿等问题。
所以,那些一天只尿两三次的“钢铁膀胱”人士,不是健康,是在透支泌尿系统!
那么,尿得多和尿得少,哪个更健康?
从医学角度,一天排尿在正常范围内,无论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都属于健康状态。
![]()
但如果你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当心了:
白天尿频,夜里尿多,还总是口渴——警惕糖尿病。 尿频伴随尿急、尿痛——可能是尿路感染。 突然尿少、尿黄、泡沫多——可能是肾功能异常。 明明喝水多,却排尿很少——警惕泌尿道梗阻或急性肾衰竭。
别怕“尿多”,怕的是本该排出去的尿憋在体内。
憋尿的伤害,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很多人以为“偶尔憋尿没事”,但问题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是压垮健康的那根稻草。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收治过一名女性白领,因为开会连续憋尿3小时,结果突发高热、腰痛,被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住院一周才缓解。
专家指出,憋尿超过2小时,膀胱压力会显著上升,尿液返流几率明显增加。而且女性尿道短,更容易受感染。
所以,不是你不怕憋尿,而是你的肾和膀胱怕你。
正确排尿习惯,才是泌尿系统的“保护伞”
那么,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膀胱和肾脏呢?
![]()
医生建议:
有尿意就排,别强忍; 每日至少排尿4~7次,不强求次数一致; 避免长时间久坐,特别是女性,容易引发膀胱炎; 多喝水但不过量,建议每日1500~2000ml为宜; 控制咖啡、酒精、辛辣摄入,这些刺激物会增加尿频和膀胱负担。
此外,定期体检,关注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是预防慢性肾病的关键一步。
![]()
结语:尿频不是病,憋尿才要命!
别再嘲笑厕所“常客”了,他们可能比你健康。
真正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那些一天不进厕所、总觉得自己“憋得住”的人。膀胱不是金刚罩,肾脏也不是铁打的,别等出问题才后悔。
医生一句话总结:尿该排就排,水该喝就喝,别拿泌尿系统开玩笑。
![]()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泌尿系统健康管理指南》.2020版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膀胱健康小知识》.202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慢性肾病防治核心信息》.2022年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