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健康讲座散场后,几位大叔大妈围着消化科张医生不肯走。“张大夫,我这息肉切了又长,到底咋回事啊?”62 岁的李叔皱着眉,手里攥着复查报告,旁边几人也纷纷点头,都是息肉术后复发的 “老病号”。
张医生请大家坐下,笑着说:“上周我碰到个老患者,五年前切了息肉至今没复发。其实秘诀不在吃药,就藏在日常四个好习惯里。”
![]()
这话一下勾起众人兴趣。张医生喝了口水,缓缓道:“第一个关键习惯,是把‘粗茶淡饭’当回事。不少人术后秉持着“大补”理念,餐餐皆是大鱼大肉。然而,这般过度进补非但未能助力康复,反而会对肠道造成损伤,实在得不偿失。” 他解释,肠道偏爱芹菜、西兰花这类蔬菜,还有燕麦、糙米等杂粮,这些食物能给肠道 “减负”;而油炸食品、动物内脏,以及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肠黏膜,容易让息肉再生。“我那没复发的患者,每天早餐是燕麦粥配苹果,午餐必加绿叶菜,几乎不碰油炸的。” 张医生补充,这和研究里 “多吃蔬果能降低息肉风险” 的结论完全吻合。
![]()
第二个习惯更简单,却少有人做到 ——定期复查不偷懒。张医生加重语气:“息肉复发早期没症状,等有感觉就晚了,复查就是最好的‘预警’。” 一般术后第一年要做肠镜,之后根据情况每 1-3 年查一次。“有位阿姨术后觉得没事,三年没复查,再检查时息肉已变大;而坚持按时查的人,就算长了小息肉,也能及时处理。” 张医生打比方:“这就像定期给房子检修,小问题早解决,才不会成大麻烦。”
第三个习惯是坚持轻运动,别犯 “懒”。听到 “运动”,李叔摆摆手:“我这年纪,哪还动得动?” 张医生连忙摇头:“不用跑跳,散步、打太极都合适,每周累计 150 分钟就行。” 他说,轻运动能改善肠道环境,还能控制体重,而超重本就是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那位没复发的患者,每天晚饭后都绕小区走半小时,风雨无阻。” 研究也证实,多做体力运动能降低肠息肉发生几率,“哪怕每天只走 20 分钟,也比坐着不动强太多。”
![]()
最后一个习惯,是戒掉 “伤肠” 坏毛病。张医生问:“在座有吸烟、喝酒的吗?” 几位大叔不好意思地举了手。“这两个习惯对肠道伤害特别大。” 张医生严肃道,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息肉复发风险;另外,熬夜、长期压力大也会影响肠道功能,这些都得改。“那位没复发的患者早戒了烟,酒只在逢年过节抿一口,平时作息也规律。” 他说:“肠道就像敏感的孩子,得细心呵护。”
听着张医生的话,李叔若有所思:“这四个习惯看着不难,就是得坚持。” 张医生笑着点头:“没错!每日坚持践行简单之事,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蕴含着抵御息肉复发的强大力量。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些小事,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
大家渐渐散去,李叔把四个习惯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打算明天就调整饮食,下周预约复查。其实预防息肉复发的秘诀,就藏在这些日常小事里,只要肯坚持,每个人都能护好肠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