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讲堂之唐诗诵读与赏析(23)——杜甫《绝句》

0
分享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又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影响深远。传世名作众多,不胜枚举,如《登高》《望岳》《春望》《蜀相》《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

因“安史之乱”而颠沛流离的杜甫,在叛乱平定(763年)后,回到成都浣花溪草堂,此诗正是描写当时住处的明媚春景。全诗四句由两副绝妙的对联组成。前两句是第一联,上联写初春翠绿的柳枝上,有一双黄鹂婉转欢快地鸣唱;下联写万里晴空一碧如洗,一行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处“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平仄相对,词性协调,构造出纵横有致、声色明亮、春意撩人的动态画面。

诗的后两句是第二联,上联“窗含西岭千秋雪”,写晴天凭窗远眺,可以看到西山岭上有千年的积雪。诗人用“含”字,点明此景就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晴日雪岭图。下联“门泊东吴万里船”,写门前停泊着远自万里而来的东吴船只,由此可见,战乱应已平定,水陆交通逐步恢复。诗人心怀天下,思路开阔,“千秋”对“万里”,贯穿时空,富有哲思。素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志向的杜甫,其造福百姓的心愿就像那西岭的千秋雪,永远皎洁而坚定;并希望有机会一展抱负,让理想之帆航行万里。

全诗一句一景,极具美感,四幅美景组合起来,化诗为画,生气盎然,寄寓希望,意境深远。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吴俊全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京彩台湾 incentive-icons
京彩台湾
传递对台政策,展示京台风采
9938文章数 10461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