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规矩要破?特朗普放话重启核试验,俄罗斯硬气回应敢试就跟!
“立即开始测试核武器!”
特朗普在APEC峰会期间的一条社交媒体声明,把全球核安全话题炸上了热搜。
要知道,美国已经三十多年没搞过实弹核试验了,上一次还是 1992 年。
更刺激的是,俄罗斯马上放话:你敢试,我就敢跟。
一边是手握 5459 枚核弹头的俄罗斯,一边是拥有 5177 枚核弹头的美国,这两个核大国要是真掀了桌子,后果不堪设想。
![]()
特朗普说要重启核试验,理由是 “应对其他国家的测试计划”,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指的是俄罗斯刚测试的两款 “大杀器”。
俄罗斯新型核动力洲际巡航导弹“海燕”
俄罗斯新型核动力洲际巡航导弹“海燕”
一款是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靠小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理论上能无限飞,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
另一款是 “波塞冬” 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说白了就是核鱼雷,能直接炸敌方海岸设施。
俄罗斯的波塞冬号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
俄罗斯的波塞冬号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
这两款武器听起来确实吓人,俄罗斯上周还刚试射成功 “海燕”。
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否认这是核试验:“这就是正常的防御系统发展,跟核试验两码事。”
![]()
这话还真不是抬杠,按照国际标准,核试验得是引爆核装置产生链式反应才算。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最后一次真正的核试验还是 1990 年苏联时期的事,比美国停试还早两年。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今年也没闲着。
2 月试射了 “民兵 - 3” 洲际导弹,9 月又从潜艇发射了四枚 “三叉戟 - 2” 导弹,这些都是能装核弹头的运载工具。
![]()
这么看来,大家都在搞武器研发,只是特朗普先把 “核试验” 的牌子亮了出来。
就算特朗普是来真的,美国想搞实弹核试验也没那么简单,至少要过三道坎。
首先是时间坎。
美国军事专家早就算过账,要搞一次地下可控的核爆炸试验,至少得准备 36 个月。
要是想搞复杂的科学试验,收集设计数据那种,花的时间更久。
虽然理论上能把 “民兵 - 3” 导弹打上天,在大气层引爆核装置证明威力,但这种操作风险太大,没人敢轻易拍板。
其次是地点坎。
全美国现在只有内华达州国家安全基地能搞核试验,这地方比罗得岛州还大,从 1951 年起搞过 828 次地下核试验,光大气层试验就有 100 次。
但当地早就反对重启核试验了,今年 5 月内华达州议会还专门通过决议,呼吁联邦政府别碰这个禁区。
![]()
更尴尬的是,这里离拉斯维加斯不远,核试验的震动可能会影响城里的建筑,连特朗普自己的酒店都可能受波及。
最后是成本坎。
每次核试验的成本高达 1.4 亿美元,这还只是直接开销。
更关键的是政治成本,美国军控协会主任金博尔就说,一旦美国先试,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肯定会跟上,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就崩了。
![]()
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阴影,估计很多人还没忘。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不是美国能不能试成,而是这种表态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现在全球核安全的根基之一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虽然美国签了但没批准,俄罗斯 2023 年还撤销了批准,但三十多年来大家都默认遵守暂停试爆的规矩。
上一次全球有国家搞核试验还是 2017 年的朝鲜,当时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专家点出了关键:美国靠超级计算机建模早就能维护核武库,暂停核试验其实是 “锁定了技术优势”。
要是重启试验,反而给了其他国家追赶的机会,简直是 “自毁优势”。
更危险的是误判风险。特朗普没说清楚要试的是 “运载工具” 还是 “核弹头引爆”,这种模糊表态最容易引发紧张。
俄罗斯已经放话要 “对等回应”,要是后续沟通跟不上,很可能一步步滑向军备竞赛。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急了,反复提醒现在核风险已经高得惊人,可不能再火上浇油了。
这场核试验风波闹到现在,更像一场 “罗生门”:特朗普说有国家在试,俄罗斯说没有,专家说试不了,总统说马上开始。
但无论真相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核安全从来不是儿戏。
三十多年的核试验禁令,是用无数教训换回来的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