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嫌妈妈话多——早上出门前,“外套穿厚点,今天降温”“书包里的水杯装满了吗”;放学回家,“作业先写完再玩”“少吃点零食,马上吃饭了”;就连出门旅行,行李箱也得被她翻来覆去检查,“充电器带了吗”“晕车药放侧兜了”。那时候总觉得烦,皱着眉把话挡回去,却没发现她的唠叨里,全是“怕你照顾不好自己”的惦记。
而爸爸呢,好像永远话少。小时候摔倒哭,他不会像妈妈那样立刻抱起来,只站在旁边说“自己起来”;考了好成绩想让他夸夸,他也只是点点头,“继续努力”;后来出门上大学,送我到车站,他帮我拎着行李,全程没说几句话,直到火车开动,才挥挥手,说了句“注意安全”。那时候总觉得爸爸“不够爱我”,直到后来才懂,他的沉默里,藏着不擅长表达的温柔。
去年冬天,我感冒发烧,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妈妈在电话里絮絮叨叨,“怎么不注意保暖”“赶紧去买感冒药”“多喝热水”,说了快半小时,最后还不忘叮嘱“明天再给我打个电话”。挂了电话没多久,爸爸又给我打过来,没说几句关心的话,只问“你那边冷不冷?我给你寄件羽绒服吧”。后来羽绒服收到,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是爸爸的字迹,歪歪扭扭的:“衣服是你妈挑的,说你喜欢这个颜色。”
那一刻突然明白,妈妈的唠叨和爸爸的沉默,从来都是同一种爱。妈妈把关心藏在一句句叮嘱里,怕你漏了任何一点照顾自己的细节;爸爸把在意藏在默默的行动里,怕说多了矫情,却用最实在的方式护你周全。就像家里的饭菜,妈妈总问“够不够吃”,爸爸总把你爱吃的菜往你碗里夹;就像下雨天,妈妈会在门口等你,嘴里说着“怎么才回来”,手里却递过干毛巾,爸爸会默默把你的湿鞋子擦干净,放在暖气旁烘干。
我们小时候总盼着长大,想逃离妈妈的唠叨,想读懂爸爸的沉默。可真的长大了,离开家了,才发现最想念的,就是妈妈的那句“吃饭了吗”,还有爸爸沉默着为你做的那些小事。原来妈妈的唠叨不是“啰嗦”,是怕你在外面受委屈;爸爸的沉默不是“冷漠”,是把爱藏在了“做”里,而不是“说”里。
现在每次打电话回家,我都会耐心听妈妈唠叨,跟她说“今天吃了什么”“工作不忙”,也会主动跟爸爸聊几句,问他“最近有没有去下棋”“身体好不好”。因为我知道,妈妈的唠叨听一次少一次,爸爸的沉默里,也藏着想跟你说话的期待。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妈妈用唠叨把爱说出来,爸爸用沉默把爱做出来。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藏不住的爱,都是我们这辈子最踏实的暖。有空多回家看看吧,听听妈妈的唠叨,陪爸爸坐一会儿,哪怕不说太多话,他们也会很开心的。
#父母的爱 #人间温情 #生活感悟 #家庭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