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以为汉?
答案将在彭城揭晓!
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开幕在即
70+学者名家齐聚徐州
共探汉文化“和合共生”的现代智慧
这波“汉”流,必须追!
![]()
11月4日至5日,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将在徐州举行。本届论坛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师范大学、现代快报社承办。70多位顶尖学者、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将齐聚彭城,共溯汉文化之源,共话汉文化之兴。
本届汉文化论坛主题为“何以为汉·和合共生”,由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构成。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徐州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汉文化作为江苏“吴韵汉风”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探索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和集萃地,历史底蕴深厚博大,文化遗址遗存灿烂。因此以“何以为汉·和合共生”为主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可以为研究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内外机制和演进路径提供重要力量。
![]()
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主持,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正功等5位专家进行发言。
![]()
四个分论坛和主论坛
相辅相成各具特色
分论坛一:
“大汉天声——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智传播”,旨在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分论坛二:
“大汉文章——汉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更新”,探讨汉文化传承和现代城市的融合之道,让古老文明滋养当代城市灵魂;
分论坛三:
“汉风远扬——汉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通互鉴”,着眼于汉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通互鉴,彰显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分论坛四:
“汉家陵阙——狮子山楚王陵发掘30周年暨汉王陵的考古成就”,系统回顾狮子山楚王陵发掘成果的同时,对汉代王陵的考古成果进行梳理。
![]()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作协、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国家级学术重镇的权威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顶尖学府的知名教授,更不乏文旅产业领军者与成功企业家的身影,实现了学术、产业与文化的多元碰撞。
论坛亮点纷呈,除了名家大咖外,数字人汉高祖“刘邦”也将穿越时空亮相。这是经权威专家的再三考证、严格把关,以数字人真身的形式,还原出最接近真实历史的汉高祖刘邦形象。
【 第三届汉文化论坛 】
![]()
![]()
论坛期间,还有三项重要发布,包括:汉文化网络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中国国家版本馆与徐州市文广旅局关于汉画像石数字化合作项目、徐州古城数字图谱建设项目。
另外,在会场还将设置“书卷里的两汉”“非遗里的两汉”展陈板块,展示两汉文化书籍文献和本地汉文化研究最新成果,展陈汉绣、香包、徐州剪纸、泥塑(汉乐舞俑)等汉代传承至今或汉文化主题的非遗技艺。
同时展陈徐州市文联“彭城七里·镜观文脉”摄影活动征集作品,展示彭城七里文脉保护、文旅融合、城市生活、民生改造等最新成果。
11月4日-5日
锁定徐州
![]()
徐州广电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姚亮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