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要在吉隆坡交锋2天,美媒察觉情况不妙:除了卡着美国军工脖子的稀土,中方手里还攥着一张更要命的 “核选项”。
![]()
中美经贸往来
其实这次磋商早有铺垫,是今年5月中美日内瓦会谈定好的 “定期沟通”,之前在伦敦、斯德哥尔摩以及马德里聊过三轮,也算有来有回。
但这次不一样,美媒的焦虑肉眼可见——《彭博社》直接说 “中方的筹码比想象中多”,甚至翻出美国药企的内部报告,字里行间全是慌神的味道。
核心冲突很简单: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压中国,却发现自己的军工、民生两大领域,都攥在中国产业链的手里。
一提稀土,很多人知道它是 “工业维生素”,但具体有多重要?
看看美国的F-35战斗机就懂了——每架战机得用掉417公斤稀土,小到导航系统的磁铁,大到发动机的耐热部件,少了这东西,再先进的战机也飞不起来。
![]()
稀土原料
更别说美军的 “宙斯盾” 驱逐舰、核潜艇,没有稀土,雷达都转不动。
而中国手里握着的,是全球92%的稀土冶炼产能,稀土磁铁制造更是占了全世界的93%以上。
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关键是没技术。
这就是为什么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一开口就说 “不能接受中方稀土管制”,不是硬气,是真的怕了。
如果说稀土戳中的是美国 “安全软肋”的话,那被美媒称为 “核选项” 的药品原材料,戳中的就是美国的 “民生命门”。
可能有人不知道,美国80%的常用药原料都靠进口,就比如美国人最常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其中关键的4大成分,几乎每种都在中国生产。
![]()
美媒彭博社刊文称““中国制药杠杆是对美贸易谈判中的核选项”
这种依赖的后果,今年4月份就显现过了。特朗普政府给中国医疗设备加了145%的关税,结果美国药店的药价直接涨疯了。
美国不是没想过找 “备胎”,比如印度。
毕竟印度有 “世界药房” 的名头。可他们查了才发现,印度70%的原料药居然也是从中国进口的,相当于中国是 “源头供应商”,印度只是 “分装厂”。
这就是为什么美媒说,这张 “民生牌”一旦甩出,效果可能比稀土还猛。
军工的事,美国民众可能不那么关心,但如果药价涨了,却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
![]()
医疗设备中也需要用到稀土磁铁
其实美媒的焦虑,本质上是没看懂全球产业链的逻辑——中国的这两张 “牌”,是几十年产业积累下来的结果。
美国在全球化里只想要 “高利润” 的环节,比如研发、品牌,把冶炼、制造这些 “脏活累活” 丢给别人,结果丢着丢着,就把关键环节丢没了。
中国不一样,从稀土的开采、冶炼到专利研发,从原料药的生产到质量标准制定,一步步建了全链条。
这种优势不是靠 “卡脖子”,是靠成本、技术、产能堆出来的。比如中国生产的原料药,价格比美国本土低 50%,质量还符合全球最严的标准,其他国家根本没法比。
说到底,这次吉隆坡磋商的较量,表面上是稀土和其他经贸问题的博弈,深层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
![]()
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想靠单边制裁维持霸权,却忘了自己早已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
美媒喊 “情况不妙”,或许是真的意识到了,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悄然生变了,靠 “霸权思维” 压人越来越行不通。
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场博弈最直观的启示是:谁能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攥在手里,谁就能在竞争中站得更稳。这不是 “卡脖子”,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