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些年,要说什么东西最能代表社交面子,白酒绝对有一席之地。
![]()
尤其是茅台,简直就是中国人心里的白酒神话——曾经一瓶难求,价格疯涨,投资属性比房子还猛。不管是送礼、宴请,还是做生意、拉关系,桌上没两瓶茅台,总觉得气氛没到位。
可今年,连茅台都开始“跌下神坛”了。近日,茅台公布了三季度财报,净利润192亿,同比仅增长0.48%。同时茅台的预收款还大降了22%。
![]()
说明了什么?要知道,以前茅台的经销商都要提前打钱囤货的,现在预收款减少,说明大家都不敢轻易压货了。与此同时,茅台的应收票据金额还在飙升。以前是大家抢着买茅台,现在茅台主动赊账、求着卖。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白酒行业的老大,如今的茅台批价已经跌破1700元。要知道,茅台的历史高点可是3800多。现在价格砍了一半还卖不动,这些经销商心里怕是比谁都慌。前些年,茅台不只是酒,还是理财产品,但现在金融属性正在快速消失,白酒神话也开始慢慢松动。
与此同时,另一白酒巨头五粮液也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仅有20亿元,同比暴跌65.62%。
![]()
再看看其他中小酒企,日子就更难过了。10月28日,口子窖也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度利润只剩两千多万,还不如头部网红一个月的直播带货收入。更糟糕的是公司的现金流,口子窖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9亿元,十年来首次转负。换句话说,公司开始失血,钱进不来还一直往外流。
之后,我再在网上一查,好家伙,整个白酒行业几乎无一幸免。水井坊直接暴跌近60%。行业整体收入普遍大跌25%,谁也跑不掉。以往总有人说,“白酒不行不代表茅台不行”,但现在,茅台自己都卖不动了,这就是整个白酒行业“集体炸雷”的信号。
![]()
为啥会这样?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政策的收紧。公务接待禁酒令下,公款吃喝全线收缩。以前白酒最大的刚需,就是在大佬们的饭桌上。现在政策一刀切,白酒的“刚性需求”直接断了一大截。
二是消费人群变少。爱喝白酒的老一代慢慢变少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果酒、啤酒、低度酒,喝白酒反而成了老气的象征。酒桌文化式微,年轻人连聚会都懒得喝,哪还管什么“喝茅台才有面子”?现在的00后、95后,谁还为一瓶白酒买单?
三是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懂。企业缩减开支,工资奖金缩水,老板们也不再大手大脚请客送礼。CPI低迷,消费信心不足,白酒这种社交货币最先受影响。以前工程队、房地产行业火的时候,开工宴席、庆功酒都少不了茅台、五粮液。现在楼市冷静,宴请场合都少了,白酒自然卖不动。
其实,白酒行业的泡沫很早就埋下了。十年前,谁能想到一瓶茅台能炒到三四千?有多少人买来根本不喝,就图一个“升值、保值”。你说是酒,但更像是“理财产品”,甚至一度成了“硬通货”。但任何东西只要离了真实需求,靠炒作拉高,最终都会归于现实。
宏观来看,白酒这波大跌,其实也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谁还会有心思天天聚会喝酒?以前喝酒庆祝的理由多,生意场、单位聚、朋友请,现在大家都各忙各的,“没事可庆祝”才是常态。白酒的红利,本质上是依赖经济的活力、社交的频繁和人情的流动。一旦这些都冷下来了,白酒自然成了最先被“冷落”的那一批。
当然,白酒依然是中国文化和餐桌的一部分,只不过高端白酒的神话正在褪色,一些投机者的“发财梦”要醒一醒了。以后白酒卖得再好,也要靠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靠口感、价格、品牌和服务,而不是靠炒作和囤积。
所以说,喝酒的少了,不是大家不想喝,而是大家都没事可庆祝。经济冷了,白酒也就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