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科协公布第五批“浙江省博士创新站”名单,苍南县加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推荐初选、核验复审、专家评审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成功上榜,成为灵溪镇及苍南县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
苍南县加成蔬菜专业合作社
![]()
![]()
![]()
苍南县加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位于灵溪镇岩联村,流转土地85.6亩种植瓠瓜、丝瓜、黄瓜。2023年成立市级博士创新站,建站两年多,悬挂的黄板粘满斑潜蝇,斜纹夜蛾信息素诱捕器静静矗立,电动喷雾系统精准喷洒高效低毒药剂,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输送微生物菌剂至每一株植物根部——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加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博士创新站带来的绿色变革。
这支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领衔的博士团队,用生态智慧让农田告别“药罐子”,蹚出一条“科学防控、以技降本”的增收新路。博士创新站通过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减少农药、降成本、提产量,推动技术升级。
虫口夺粮:摸清规律才能精准出拳
“过去打药全凭经验,如今依靠数据说话!”苍南县加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加枨感慨万千。2023年博士创新站一成立,潘苏峰博士团队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他们坚持每月开展1-3次全面细致的田间调查与监测,如同破解神秘密码一般,深入探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而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团队创新性地融合“生态调控+天敌释放+理化诱控+科学用药”体系,在示范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了3-4次。
![]()
科技布防
田间架设“天罗地网”
博士团队将实验室搬进田间,让害虫天敌化身“生态卫士”:“水稻种植季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稻飞虱卵寄生蜂压制飞虱种群——这些‘虫兵’成本低、无污染。”——潘苏峰博士指着寄生蜂投放蛋介绍。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微生物制剂被直接送到农户手中,成为减少土传病害的“秘密法宝”,这些微生物制剂通过与有害病菌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抑制病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技术革新不止于此,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黄板共同构建起一道立体的监测防线,如同一张严密的虫情“雷达网”,能够实时预警虫害爆发。此外,企业还完成了新大棚的改造工程,增加棚高、使用二道膜,并设置温湿度记录仪自动记录棚内温湿度变化。农户们通过定期监测、及时通风和合理灌溉等科学管理手段,有效调控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
![]()
科技反哺
博士站成了乡村振兴“孵化器”
创新站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激活了乡村人才链。观美地区50余名农户通过农民技术培训会,熟练掌握了绿色防控技术。团队研发的“微生物菌肥施用装置”荣获国家专利,3篇核心论文更是基于田间数据应运而生。博士团队还积极指导学生,将“昆虫DNA提取”、“病毒快检”等前沿技术搬上省级技能大赛的舞台,并连续斩获两项二等奖。
![]()
来源:苍南科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