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
10月30日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吉林大学等科研力量
历时三年研发的
世界最大1230吨蒙皮拉伸机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
这台填补国内空白的“国之重器”,不仅攻克了航空制造领域关键设备进口依赖等“卡脖子”难题,更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硬核”转化,为我国航空制造、高铁、高精尖建筑等产业国产化注入“中国心”。
![]()
![]()
在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车间里,这台深蓝色的“巨无霸”正以每分钟数毫米的速度精准拉伸飞机蒙皮。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设备将航天航空技术首次应用于建筑领域,通过数字化建模实现“一键成型”,以往需要一年半工期的科技馆曲面构件项目,如今仅需两个月即可完成,工期压缩超70%,成本降低35%。更关键的是,其成型精度达到0.1毫米级,远超传统设备,使我国在飞机蒙皮成型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廖东帆介绍:“我们这个技术是航天技术应用,无论是精度、产品的品质还是它的成型都领跑行业,把我们企业的技术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
![]()
长期以来,中国航空制造面临60%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困局,尤其是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此次通过验收的1230吨蒙皮拉伸机,无疑是填补了航空制造“最后一块拼图”,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双模成型”技术的国家。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康武说:“这个项目研发成功以后,将来可以推广应用在航空业,对C919大飞机、甚至后面的929、运20、水上飞机、包括大量的战斗机的维修维护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卡脖子’问题,所以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
吉林大学教授刘纯国说:“大家看到的这个蒙皮拉伸机现在达到1230吨,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多点蒙皮拉形多点成型装备,这个也是有数字化装备,这两套设备实际上现在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通过这些装备实际上就是从在航空制造方面解决了中国这个蒙皮成型的‘卡脖子’问题,在设备上不单处于国际领先,在这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的水平。”
![]()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做专做精做新”为核心理念,在金属制品领域持续突破。2017年,企业自主研发的187毫米直径密闭钢索横空出世,一举打破欧洲企业20余年垄断,成为全球唯一能生产此类超大直径钢索的企业。截至2024年,企业已拥有30项国际专利、200项实用新型专利。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廖东帆说:“原来可能只做单一的建筑,现在我们会更多关注航空和高铁方面的应用,涉及面还是非常广的。还有个重大意义就是对我们来说将来实现全产业链量产化,将给我们当地也会带来更大的经济的一个增收。”
来源:龙川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