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铁了心要对抗中国?G7集团拟成立矿产联盟,外媒:有利于加拿大

0
分享至

前言

G7又整活了,这次目标明确:少靠中国,多靠自己,哪怕是抱团取暖也要搞个“矿产联盟”出来。这不,他们10月底在加拿大多伦多开了个能源部长级别的峰会,还真就端出了个新方案,说要联合搞供应链,减少对我国关键矿产的依赖。



听起来挺有气势,外媒也纷纷跟进,标题都写得跟打仗一样,但细看下来,这事更像是G7在给自己壮胆。嘴上说得硬气,骨子里却有点慌。说白了,这是他们在全球供应链上被我国拉开差距后的一次“自救尝试”,但能不能成事,真不好说。

G7急了,想“造链”摆脱依赖,但底子太薄

现在国际产业链谁说了算?说实话,还真得看我国。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却用在哪儿都离不开的关键矿产,比如稀土、锂、钴这些东西。

拿美国的F-35战斗机来说,每架要用上几百公斤的稀土材料,而这些东西,它们本国几乎不产,必须依赖进口。问题是,进口渠道大多都指向我们。不光是原料,连高端精炼和零部件也得靠我国企业供货,这就是现实。



F35

这也是为什么G7这次突然“集体焦虑”了。他们发现,自己嘴上说要绿色转型,要发展新能源,但一转头,发现连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料都得看我国脸色。怎么办?那就组团搞个联盟,计划自己挖矿、自己炼、自己造设备,听起来挺美。

可现实是:这些国家,尤其是欧洲那几个,早些年为了环保、为了省钱,把本国的精炼厂全给关了。现在想重启,不仅技术没了,工人也没了,连配套产业都得从零开始。说白了,这不是搭个厂房就能解决的事,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问题。



矿是有的,但不是谁都能炼得出来

要说资源,像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地底下确实宝贝不少。但他们能挖,不代表能用。问题就出在精炼这一步。以加拿大为例,虽然稀土储量不少,可精炼能力几乎为零。就像你家有一堆大米,但没锅、没水、没火,最后还得端着米去别人家煮饭。

而我国不一样,几十年埋头苦干,把从矿石开采到精炼,再到组件制造、整机输出的完整链条都搭建好了。不光产能世界第一,技术水平也处在顶尖位置。这不是哪一国说追就能追得上的。

你要让G7这些国家复制我国的供应链?就算今天开始动工,十年之内都未必能出成果。更别提他们内部还一堆矛盾,美国总统一边嘴上说要盟友合作,一边又拿“吞并加拿大”这种话吓唬人。你说这联盟的“凝聚力”,能有多少?



G7吵吵着要搞“矿产联盟”,最开心的倒不是美国、英国,而是加拿大。毕竟这事一搞起来,资源出口必然增加,订单多了,经济受益明显。但对其他国家来说,这联盟真能让他们摆脱对我国的依赖吗?很难。

搞这么一出,表面上是想减少我国的影响力,实际上却暴露了他们自己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说到底,如果没有完整的生产链,没有技术积累,只靠“挖矿”是撑不起产业升级的。

更尴尬的是,如果这个联盟真搞起来,全球产业链可能被人为割裂,绿色转型的节奏也会被拖慢。新能源车、电池、风电设备,这些都离不开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一旦供应链被人为切断,不光他们自己受伤,全球市场都会跟着埋单。



我国一直强调合作共赢,从来没想过垄断。该出口出口、该合作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不就是为了全球互利吗?可G7偏偏选择筑墙设限,试图用“拉小圈子”的方式来搞地缘政治,结果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G7想通过“矿产联盟”掌控局势,结果反而映出了自己的短板。这场“联盟秀”暴露的,不只是资源焦虑,更是制造能力、政策思维和全球合作观的一种停滞。

矿产这事,说到底是产业链的长跑,不是话语权的短打。谁能坚持,谁就掌握未来。G7还在起步,中国已经在终点等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军机Talk
军机Talk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23文章数 1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