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用76年时间书写了一段空中力量的崛起史诗。据美国知名军事网站《军事观察杂志》(military watch magazine)的最新统计,中国空军的现役战机数量已达2018架,超越美国空军的1808架,成为全球第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组数据背后,是中国空中力量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深刻转型,更标志着全球空中格局迎来后美国时代的转折点。
![]()
这场空军战机规模的反超绝非偶然,是中国技术积累与产能爆发的必然结果。中国空军战机构成呈现梯次分明的国产主导格局,包括750余架歼-10系列作为中型多功能主力战机,承担着国土防空与战术支援的核心任务,其中歼-10C换装了涡扇-10B发动机后,改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跻身四代半战机行列。有450余架歼-11系列专注空优作战,升级后的歼-11BG搭载有源相控雷达,成为空优做作业的关键力量。
![]()
有350余架歼-16 系列构建起全球最大的重型多用途机群,12吨的载弹量使其具备强大突击能力,专业电子战型号歼-16D更能瘫痪敌方雷达,性能超越美军EA-18G电子战机。
高端隐身机梯队同样亮眼,300架歼-20已部署五大战区,改进型的歼-20A和歼-20S双座型陆续交付。此外歼-35系列服役数量可能有50架左右,隐身性能领先全球。中国空军形成了覆盖高中低端的完整作战体系,其中四代半战机总量达900架,规模是美军的3.5倍以上。
对比之下,美军战机群正深陷老龄化与结构失衡的双重困境。美国空军主力F-15C/D平均机龄30~37年,F-16C/D机龄超过32年,均接近设计寿命极限,机体老化导致事故频发。即便较新的F-35A与F-15EX,总量也仅占战机总数的25%,且战备状态堪忧。F-35A 任务能力率仅51.5%,远未达65%的目标,还面临超1万个零部件维修积压的问题,大修周期从计划的120天延长至180天。更关键的是,F-22生产线早已拆除,现有机型妥善率不足60%,美军五代机战力释放严重受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