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年的朝鲜战场,枪炮声就没断过。杨得志将军带着第 19 兵团准备入朝增援,接到命令后,他半点没耽误,立马着手准备,就盼着能快点赶到前线,帮志愿军战友们一把。
一路上,为了抢时间,杨得志特意跟沿途站点打招呼:不用搞接待,咱们简单歇口气就走。可没想到,军列开到天津站时,却出了个小插曲 —— 有人要拦火车。
![]()
当时将士们刚歇了没一会儿,正准备接着赶路,就有人来报:“前面有人拦着不让走!” 杨得志一听,心里有点不痛快,可等知道来人是谁,那点火气立马就消了。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拦志愿军的军列呢?
这时候的朝鲜战场,已经打了好几场大仗,可局势还是紧张得很。我党一直盯着前线情况,只要有需要,没入朝的部队随时能顶上。杨得志的第 19 兵团那会儿刚换上苏联装备,武器比以前强多了,正是能打硬仗的时候。
命令一到,第 19 兵团立马开赴朝鲜,刚到就赶上了第五次战役。作为主力部队,他们在开城到涟川西南一带发起猛攻。后来局势变了,我军转打阻击战,敌军靠着飞机、坦克猛冲,压力特别大。
可第 19 兵团硬是守着阵地不撤,咬牙扛到最后,为战争胜利立下大功。之后五十来天里,他们一直在前线拼杀,消灭了好几万敌人,杨得志和第 19 兵团的名气也在朝鲜战场上打响了。
![]()
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后勤跟不上,只能往北转移。敌军瞅准机会,想把我军围在三八线以南消灭掉。关键时刻,第 19 兵团接了个硬任务 —— 守住铁原,给主力部队争取调整时间。
这任务有多难?第 19 兵团是临时受命,一点准备时间都没有。但杨得志有办法,他让部队分散守在各个要点,搭起防御体系,再顺着地形修工事。一场场恶战打下来,足足守了十几天,硬是挡住了敌军的进攻,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后来杨得志还指挥过上甘岭战役,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抱成团,死磕到底。作为我军的重要将领,他在朝鲜当过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后来还当上了司令员。不管是他还是第 19 兵团,都为朝鲜的和平稳定出了大力。
志愿军入朝,全国人都牵挂着。杨得志从革命时期就带兵,跟不少老同志都有过命的交情。这次去朝鲜,他集结好部队就坐专列出发,恨不得立马飞到前线,所以每到一站都只停一会儿。
可到了天津站,专列却迟迟开不了。一问才知道,是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把车拦了。杨得志一开始还纳闷,等看见黄敬,满脑子都是意外 —— 怎么会是老战友?
![]()
他俩的交情得从 1943 年说起。那会儿杨得志在冀鲁豫根据地管事儿,黄敬是根据地政委。杨得志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论起文化教育、宣传动员这些活儿,还是喝过不少墨水的黄敬更擅长,两人一个管军事,一个管生活,搭档得特别顺。
后来冀鲁豫闹灾情,杨得志和黄敬急着帮军民渡过难关,一起商量怎么搞生产自救。黄敬说不如办合作社,杨得志一听就觉得靠谱。他们特别重视群众工作,没多长时间,合作社就办得有声有色,纺织、打井啥都有。
结合当地情况调整后,不到半年,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那时候还在打抗日战争,杨得志照样上战场,跟黄敬配合着反击敌军。三天时间,就端了日军几十个据点和碉堡,把日军打得够呛。
后来对付国民党军,他俩也一起带兵出击,几场仗下来,消灭了几千敌人。在冀鲁豫搭档的日子里,两人立了不少功劳。直到 1944 年,杨得志离开冀鲁豫,这对好搭档才分开,但革命情谊一直没断。
![]()
没成想,这一别就是七年。1951 年杨得志路过天津,黄敬正好在这儿当市委书记。听说老战友要去朝鲜,黄敬赶紧赶来,把军列拦下来,就想跟老伙计见一面、打个招呼。
黄敬知道时间宝贵,没多耽误,把带来的吃的用的交给杨得志,就挥手告别了。那一刻,两人肯定都想起了当年在冀鲁豫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时光这辈子都忘不了。
黄敬不光在抗战时立过功,后来在天津搞建设,再到当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都在为新中国的工业添砖加瓦。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和黄敬虽然在不同岗位上,但都在为国家、为老百姓拼命干。
![]()
杨得志和黄敬的战友情,真是让人佩服。就算分开多年,也没忘了彼此,没忘了当年一起革命的日子。他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值得所有人记在心里,永远尊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