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作者写林黛玉葬花,这里出现了一个名词,唤作“埋香冢”。
《红楼梦》林黛玉与贾宝玉同看《西厢记》一回,作者曾经提到,林黛玉见贾宝玉把落花搁在水里,觉得别处的水脏,会糟蹋了鲜花,便提起自己为落花准备了一个“香丘”,即“埋香冢”,正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红楼梦》作者以女儿写百花,又以花落写女儿夭风流,正所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如此这般,尘归尘,土归土,反而干净!
话说这一日,贾宝玉与林黛玉又闹了点儿小别扭,宝玉本想隔两天,等林黛玉消了气,再找她,偏偏出门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只得收拾落花,送至埋香冢。
不料却远远地听见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竟是林黛玉在作《葬花吟》!贾宝玉听了,不觉忘情,恸到山坡之上。
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林黛玉感花伤己,世人不知情者以为其“为作新赋强说愁”,却不道:“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
![]()
世人至情至性者,皆以为《葬花吟》乃偈语或谶语一类,预言了林黛玉最后的悲惨遭遇,正所谓:“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然而,《红楼梦》一文,实录其事,原是作者经历过的往事,作者本是翻过筋斗来的,《葬花吟》的实质,其实是一首“怀金悼玉”的悼亡诗。四月二十六日,并非宝玉生辰,实乃宝黛祭日!
脂砚斋为这一系列相关事件作批语,道:“饯花辰不论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致生趣耳。”何为祭饯花神?众花皆卸,花神退位,第一春完结,“芒种节”写的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亡种劫”。
何谓“埋香冢”?潇湘馆黛玉之死,便是“消香”!林黛玉便是花神,林黛玉便是埋香冢所埋葬的“香魂”。埋香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唤作“忠义墓”。
![]()
林黛玉等闺阁女儿自天宫而来,钗黛象征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天上为太虚幻境,在人间为大观园!
既有埋香冢,便有石碑与守墓人,更有守灵的铁槛寺,匾上注着“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薄命司”由警幻仙姑看管,里面存放着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仙子的册子上有什么?每页一幅画、一首诗,概括了文中某个人物的生平!你可以当它是偈语或谶语一类,但,本质上,它是“墓志铭”!
![]()
就比如晴雯的册子上,画着“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所有仙册上争议最大的一页,恰恰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第一页,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写的是:
可叹停机德,
堪叹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很多人认为,这是钗黛合一的证据,认为“停机德”与“金簪雪里埋”写的薛宝钗的生平,“咏絮才”与“玉带林中挂”写的是林黛玉的生平。
![]()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首诗背后故事的时间节点便是芒种节,“玉带林中挂”写的是秦可卿“更衣”故事,“金簪雪里埋”写的是秦可卿“遗簪”故事,写的是秦可卿上吊自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