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入轨,三名航天员张陆、武飞和张洪章进入空间站,和正在那里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太空会师,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的第七次太空会师,这个画面将被铭记。
![]()
此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是该批次的最后一个,发射阶段首次采取了3.5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相较于此前的神舟二十号快了3个小时。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从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始,一直都采取的是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已经是非常稳定的技术。虽然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的时候,实现了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突破,同时也是创下了历史。
但是在神舟飞船的对接上一直以来6.5小时都是常用的,这一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行,只用了3.5小时,这次技术的突破,也将极大的增加太空救援的灵活性,减少航天员在飞船内待的时间。
![]()
随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入轨,新的乘组入驻空间站,这也意味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已经步入了尾声,三名航天员还剩下最后阶段的任务,那就是“交钥匙”以及打包下行。
在两个乘组为期大约5天的共飞期间,他们需要完成任务交接,最简单的就是空间站一些状态运行情况、实验(试验)设备关键节点参数设定等等,待一切完成之后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两个乘组的指令长将进行钥匙交接,其实也就是象征性地进行任务交接。
![]()
按照计划,神舟二十号的乘组将会在11月5日返回地球,飞船返回舱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这也意味着三名航天员还有最后的挑战要面对,太空飞行六个月,虽然是归心似箭,但是这400多公里的“太空之旅”,简直是一路火花带闪电的。
神舟二十号乘组中指令长陈冬已经是第三次太空飞行,这返回之旅对于他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截止到目前为止,陈冬已经执行过3次太空飞行任务,第一次在轨飞行33天,第二次在轨飞行183天,这一次任务已经是超过了190天,总的太空飞行时间超过400天。
![]()
航天员陈冬是目前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除此之外,陈冬还累计完成了6次出舱活动,也是目前中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因此对于陈冬来说这次返回之旅没有挑战,但是对于陈中瑞和王杰来说却是首次。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从空间站脱离返回地球,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大约需要八个多小时。
首先是分离调姿,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之后,会先后在19米、200米停泊点停泊,远离空间站的同时完成180度掉头;
![]()
其次是减速制动,这个时候神舟二十号距离地面大约是390公里高,飞船需要进行两次调姿,完成轨道舱和返回舱的分离。同时推进舱点火工作150秒到180秒,降低飞船速度;
第三是滑行阶段,当飞船进入返回轨道后,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无动力自由下降,在这个阶段飞船高度会下降到145千米左右,此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返回舱继续调整姿态,为再入大气层做准备;
![]()
第四就是再入大气层阶段,在这个阶段飞船会在距离地面80千米时进入“黑障”区,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一路火花带闪电;
最后,就是飞船的回收阶段,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时,依次开伞将速度逐步降低。最后就是距离地面1米左右,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进一步降速,让返回舱以最小速度软着陆。
这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再入大气层,当返回舱以超高速度冲进大气层,与空气高速摩擦温度会超过2000摄氏度,最终返回舱因为变成“大火球”会进入黑障区,这个时候就会与地面失去通信,完全需要靠预设的程序自主控制姿态下降了。
![]()
这个过程对于航天员的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大家都知道没问题,但也都会航天员捏一把汗,现在就等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的安全凯旋东风着陆场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