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辐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三只亮蓝色皮毛的流浪狗又为这片“禁区”蒙上神秘面纱。它们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刷屏后,网友们的猜测炸开了锅:是核辐射变异的产物?还是AI合成的噱头?就在众说纷纭之际,长期在当地工作的兽医团队给出了答案,这是一场虚惊,其实与辐射毫无关系。
“它们就像从童话里跑出来的‘蓝精灵’,却出现在最不该有童话的地方。”切尔诺贝利之犬计划的兽医医学主任詹妮弗·贝茨向《新闻周刊》回忆道。作为清洁未来基金(一家帮扶核灾难影响社区的非营利组织)的核心成员,她和团队在近期的例行巡查中,意外发现了这三只特殊的流浪狗,它们的皮毛几乎被一层鲜亮的蓝色物质完全覆盖,大概率是在某处打滚时沾染上的。
![]()
切尔诺贝利的流浪狗,都是1986年核反应堆熔毁、居民紧急撤离时留下的宠物后代。十几年来,贝茨的团队始终在为这些“禁区居民”提供绝育、医疗和食物补给。但面对这三只蓝毛狗,经验丰富的他们却屡屡碰壁。“它们对人类极度警惕,我们试了好几次都没能靠近,甚至需要动用吹管才能尝试捕捉,最终还是遗憾错过了。”贝茨的语气里满是惋惜。
蓝毛狗的照片一经流出,立刻冲上全球热搜。切尔诺贝利之犬计划的官方账号分享的视频下,评论区成了“推理现场”:有人担忧“这是核辐射导致的基因变异,说明禁区污染还在扩散”;也有人质疑“色调太不真实,肯定是加了滤镜或AI生成的”;还有网友联想到当地的核事故历史,直言“看到蓝色就头皮发麻”。
但这些猜测,都被贝茨一一辟谣。“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蓝色皮毛和辐射没有任何关联。”她强调,团队对禁区内的动物种群长期监测,这些蓝毛狗和其他流浪狗一样,眼神灵动、行动矫健,完全看不出健康异常。至于AI合成的说法,贝茨晒出了不同角度的现场视频:“阳光底下蓝色会反光,皮毛上还有物质结块的痕迹,这是任何滤镜都做不出来的质感。”
虽然没能直接捕捉到狗进行检测,但团队结合现场环境,给出了最合理的推测:“这些蓝色物质,很可能来自狗活动区域附近的一个旧便携式厕所。”贝茨解释,禁区内遗留着大量废弃设施,部分老旧便携厕所的涂料或清洁剂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了易附着在毛发上的染料。“不过这只是基于环境的推断,没有抓到狗之前,我们不会给出绝对结论。”
她还特别澄清了一个误会:团队在绝育手术后,会用绿、红、蓝、紫等颜色的蜡笔给狗做标记,但这种标记仅涂在头顶,且几天内就会被雨水冲刷干净,和蓝毛狗“全身染色”的情况完全不同。“就算是我们用的蓝色蜡笔,也绝不可能染成这样的效果。”
对于这种物质的安全性,贝茨也给出了专业判断:“只要狗不会大量舔舐皮毛,这种附着在表面的物质基本无害,就像人类衣服沾到染料一样,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这场“蓝毛狗风波”,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切尔诺贝利流浪动物的生存现状。据清洁未来基金统计,核电站周围约有250只流浪狗,其中225只聚集在切尔诺贝利市,整个禁区的流浪狗和流浪猫总数则有数百只。它们在辐射区觅食、繁衍,成了“禁区里的生命奇迹”。
自2017年成立以来,切尔诺贝利之犬计划已为近19平方英里禁区内的1000多只猫狗完成绝育手术,还定期投放食物、提供疫苗和外伤治疗。“这些动物是核灾难的‘遗留者’,也是自然韧性的象征。”贝茨说,团队会继续追踪那三只蓝毛狗的踪迹,“希望下次能成功捕捉它们,既能解开最后的谜团,也能为它们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