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搞出一篇报道,直接把中国海军的福建舰和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拿来比,结论挺扎眼的,说福建舰的作战能力只有尼米兹级的六成左右。
尼米兹级那可是上世纪70年代服役的老家伙,第一艘尼米兹号是1975年5月3日正式入列的,到现在快50年了。
福建舰作为中国第三艘航母,2022年6月1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排水量8万吨级,采用电磁弹射系统,本来应该是中国海军迈向远洋作战的关键一步,结果被美媒这么一说,就好像还赶不上人家半世纪前的产品。
这报道是2025年10月25日发的,正好赶上南海那边风头正紧,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刚进南海执行任务,背景选得挺有针对性。
报道里请了两个美军退役军官当专家,一个是卡尔·舒斯特,前海军上校,在两艘航母上干过,包括指挥经验;另一个是基思·斯图尔特,前海军少校,当过飞行员,飞过战斗攻击机。他们俩基于公开的卫星照片和资料,盯着福建舰的甲板布局挑毛病。
舒斯特直言,福建舰的飞行甲板设计有问题,限制了舰载机的起降节奏,特别是高强度作战时,跟尼米兹级比起来差远了。
具体来说,福建舰有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前两长后一短,降落区和起飞区有点重叠,容易在忙碌时卡壳。斯图尔特补充说,从照片看,福建舰的停机区分配不均匀,飞机调度起来不顺手,尤其在坏天气下维护速度会慢。
![]()
他们拿数据说话,尼米兹级能搭载48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外加6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总舰载机规模在75架左右。日均出动率在实战中能保持110架次,其中战斗机占大头,85架次左右,其他是预警机、直升机啥的。
回想海湾战争,1991年1月到2月,罗斯福号航母在39天里飞了2864架次,日均73架次,主要干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周期短,就75分钟一轮,转得飞快。
相比之下,福建舰预计搭载60架左右,包括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改进型和KJ-600预警机,规模是尼米兹级的八成,但专家觉得合成化程度不够,电磁弹射虽先进,可甲板整体效率拉胯,算下来作战能力顶多六成。
![]()
其实福建舰的亮点不少,它是中国第一艘平直甲板航母,电磁弹射让飞机能带更多弹药和油起飞,作战半径大增。相比前两艘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起飞,福建舰能操作更重的机型,比如隐身机和大型预警机。
这技术只有美国福特级有,尼米兹级还用蒸汽弹射,老旧了点。但报道强调,美国航母核动力,续航无限,不用老想着补给;福建舰常规动力,8万吨排水量虽大,可在南海这种地方跑远了就得回港加油,机动性受限。
舒斯特还说,福建舰舰岛位置影响了飞机流线,起飞区堵塞风险高,不如尼米兹级优化得那么成熟。这报道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些人觉得美媒这是在心理战,借着南海局势贬低中国海军。
毕竟尼米兹号10月20日从珍珠港出发,穿越太平洋进南海,带的是第17舰载机联队,任务是巡逻侦察,回应中国在该区的活动。
报道正好借这个势头,暗示美国经验更足,中国新舰虽亮眼,但实战还得练。斯图尔特提到,美国航母在恶劣海况下维护效率高,福建舰从照片看,甲板空间挤,容易出乱子。舒斯特补充,尼米兹级在核动力支持下,能连续作战几个月,福建舰补给链一长就麻烦。
不过话说回来,就在报道发出的第二天,10月26日下午,尼米兹号在南海出事了。
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先坠海,2点45分的事,半小时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掉下去,五名机组人员全救起来了。美国海军马上调查,初步怀疑燃料污染,油库密封不严或混水啥的。
![]()
特朗普10月27日在飞东京的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到,随口说可能是劣质燃料闹的,还否认有啥隐瞒。这事闹得,舒斯特和斯图尔特的牛刚吹完,就砸自己脚了。尼米兹号作为老舰,服役近50年,维护问题暴露无遗,舰员可能摆烂,或者军费紧缩化验室失职。
对比中国这边,山东舰2023年10月28日到11月5日在西太平洋训练,9天里歼-15起降420架次,日均46架次,直升机150架次,总出动率达尼米兹级的54%,战斗机日均1.8次,和美军持平。
山东舰还是滑跃式,老设计,能做到这步已不错。福建舰升级后,规模大,机型全,预警机和电子战机都有,单舰战斗力至少八成尼米兹级。要是算综合,岸基支援加持,在第一岛链内,辽宁舰和山东舰背靠大陆,陆基导弹和航空兵帮忙,打击群实力不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