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事务都是摸索中前进,其间难免会有一些尝试,因而就出现过不少后来被撤销的建制、单位,比如说公安军。
现在的公安已经不列入解放军序列,但曾经公安可是一个军种,与陆军、空军、海军等并列,人数一度超过30万,其司令员还是赫赫有名的大将罗瑞卿。
不过翻看公安军领导名单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即第一副司令员是开国中将,第二副司令员却是开国上将。级别低、军衔高,为何会如此反常呢?
![]()
说起来,两人是各有各的原因,第一副司令员本来也有上将的资历,奈何自己没发挥好;第二副司令员本来有可能不参与授衔,但在异国他乡发挥得太好了。
第一副司令员是程世才,早在23岁、1935年就担任了红30军代军长,成为军级干部。很多开国上将同时期也不过是团一级,同年懋功会师时毛主席都讶然道:“你这个军长,很年轻啊”。
在初期的职务方面,程世才领先了很多人,远超后来的公安军第二副司令员。
然而懋功会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他的处境急转直下。草地分兵、百丈关血战、西路军,对别人来说这只是三个词,但于程世才而言却是三次重大挫折。
尤其是西路军,让他这个代军长的部下几乎被打光,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带兵生涯。
![]()
程世才从河西走廊艰难突围后,在新疆滞留了一段时间,等他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延安,前线已经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只好先进入抗大学习。
1939年,他终于能跟着萧克上前线,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可此行相当不顺,萧克一通乱操作,把冀东抗联、宋时轮支队、邓华支队都给逼跑了一大半。
且日寇在战略相持后,就回缩稳固其侵略区,重兵之下,冀热察难有发挥的空间。程世才在萧克手下发展得也不如意,一直到日本投降、大军出关,他才重新到一线指挥岗位。
1946年初,原山东军区3师、军区警备3旅及冀热察军区一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3纵,由程世才出任司令员。
我党在东北地区最早成立了5个纵队,都有老红军、老八路的血脉,战斗力也最强,因而被称为“五虎”。程世才能成为“五虎”之一的首任司令员,地位还是很高的。只可惜,他后来两战没有表现好。
![]()
首先就是四平保卫战,程世才率领3纵负责防御左路的援敌。比较不幸的是,他们面对的是正值巅峰期的新6军,该部经过了美军训练、在缅甸击败过日军,后勤方面又还没被国民党克扣,战斗力非常强大,3纵很难阻挡。
当时整体局势就是国民党实力更强,打不过也情有可原。然而从一线阵地撤退后,程世才并未立即在二线及时构筑工事,导致接连被突破,一路退到了四平。
本来上级下达的命令是让他们阻挡来犯之敌,程世才没有完成也就罢了,他还向东总建议将阵地阻敌改为运动阻敌,让上级更为不满。
毕竟东总希望的是3纵无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3纵都要努力克服,以此确保主战场的胜利。但3纵没能做到,其司令员还建议转变作战方式,这让上级怎么想?
一条战线守不住,可能会使得全局崩盘,东总本就被恶化的战局弄得焦头烂额,程世才还提出不合时宜的建议,几位首长心里肯定不悦。
![]()
当然,四平之败不能全部归咎3纵,东总后来还是让程世才带部队。然而后来的南满保卫战,上级已经明确必须稳住阵地,不能让敌轻易突破。
程世才却还是坚持分兵抗敌,试图用红军时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南满防线失守,局势愈发困难。东总随即严厉批评,其中有这样一句:
“你们自敌发动攻势以来,尽是打击溃战,或被击退。这种仗会使士气越打越低。”
到这一步,上级只能选择换人,程世才自此转到二线,没有立下重大战功的机会。说到底还是他思想没能转变过来,习惯了游击作战,正面困难时,第一反应就是后撤,等找到机会再予以反击。
这种方式不能说错,但已不符合解放战争,没能跟上时代,又有那么长时间没带兵,最终这位年轻的红军军长、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就只被授予中将军衔。
![]()
至于公安局第二副司令员韦国清,早期真的不算突出,像程世才懋功会师后得到毛主席称赞是年轻的军长,韦国清这时才担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理团长。
抗战爆发初期,他也是在搞军事教育,直到1940年才开始上前线。不过在苏北根据地他干得很出色,因而持续得到重用,历任新四军9旅政委、新四军4师副师长等职。
到解放战争他就更厉害了,一开始就是纵队司令员,华野“七月分兵”后又奉命率2纵回到苏北战斗,逐渐成为一个作战区的负责人。
1948年苏北兵团成立时,韦国清出任司令员,1949年三野第10兵团成立时,他担任兵团政委。或许有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正兵团职被授上将是很正常的事,为何我上面说可能不授衔呢?
概因按照原本轨迹,韦国清是要转到行政路线的。
![]()
1950年1月,韦国清接到命令去北京学习外交业务,以便成为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但是,还没能他完全掌握外交技能,又接到新的调令,出任军事顾问团团长去越南指导工作。
同年8月,韦国清率顾问团成员从靖西进入越南,抵达了越南人民军的前线指挥部驻地,开始帮助同志抗击入侵者。
后来韦国清在越南数年,参与指挥了七次大会战。越南在军事上能够顺利击败法国,背后就有韦国清很大的功劳。
1954年末,中央决定让韦国清担任广西省省长(此时还不是自治区),次年2月正式发布任命。也就是说他即将要转到地方上工作,这样很可能就不参与授衔了。
但越南同志对韦国清很感激,曾向我国提了建议。组织考虑到韦国清历史上职务高,也确实在越南立下很大功劳,最终就决定授予韦国清上将军衔。
![]()
说起来该是韦国清的上将,始终还是他的啊。如果他一直留在三野,作为兵团正职,那55年会是上将。
他离开了部队即将要转到外线战线,正好又遇见了越南寻求支援,后来这方面加了分。也是让人感觉奇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