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从农业文化遗产中汲取气候适应智慧

0
分享至

10月31日,中国日报网发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署名文章《立足传统、赋能未来:从农业文化遗产中汲取气候适应智慧》。全文如下:

十八世纪,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最东端的兰萨罗特岛遭遇一连串的火山喷发,良田沃土被黑色的火山灰覆盖,变成不毛之地。面对无情天灾,当地农民没有放弃家园,他们因地制宜,在火山砾石中凿出深浅不一的凹坑,保护作物免受海风侵袭,又铺上细密的火山灰层,保留每一滴珍贵的水分,反哺土壤肥力。数百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智慧仍在滋养着兰萨罗特岛的葡萄种植业:虽为欧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却依然能以最少的灌溉量产出饱满的果实,彰显传统知识在增强气候韧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兰萨罗特岛的故事绝非孤例。放眼全球,无数社区在与严酷自然环境的长期博弈中,探索发展出了类似的农业系统 — 这些诞生于困境的创新实践,历经数百乃至数千年风霜传承至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将其中102个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在全球各国竞相寻求气候解决方案的当下,这些传统农业遗产触手可及,却常被忽视。从错落有致的梯田,到碧波荡漾的渔场,再到生机勃勃的农林复合景观,古老的农耕实践充分表明:真正的气候适应能力深深植根于世代相传的知识体系之中。那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土地永续利用方面积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朴素智慧,蕴含着任何单一高科技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力量。回望历史传承,是我们确保未来世界适应气候变化的必经之路。

墨西哥城霍奇米尔科地区的古老浮动田园“奇南帕”便是教科书般的范例。一千多年来,当地农民在浅浅的湖床上垒土造田,精心培育多样化作物,在水土交融的独特环境中年复一年收获丰盈。田地之间纵横交错的水道,不仅是水生生物的家园,更是抵御洪涝的天然屏障;在为周边社区源源不断提供粮食保障的同时,催生了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经济。这一系统历经千年演进而生机不减,在全球人口最稠密的特大都会地区顽强生长,即便城市化浪潮汹涌澎湃、气候危机步步紧逼,韧性却历久弥坚。奇南帕系统的奇迹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绝非历史博物馆中的标本,而是能够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福祉、守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创新典范。

在中国北方,延续超过7500年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讲述着另一个坚韧与智慧的故事。这里水贵如油,当地农民却在极度缺水的大地上创造了农业奇迹:他们开展作物轮作,以固氮覆盖作物滋养土地;他们种下成排的乔木和高秆草本植物,构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抵御风沙侵蚀;他们更发明了精准灌溉技术,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甚至还“训练”作物学会节水。这套看似简朴、实则精妙的组合拳,不仅在极端环境中守住了饭碗、稳住了生计,更让土壤保持健康、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在全球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敖汉旱作系统用七千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世界:传统农业智慧完全能够以有限水资源,创造无限可能,并在漫长的时光隧道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兰萨罗特岛的火山灰葡萄园,到墨西哥城的千年浮田,再到中国北方的旱作良田,这些系统的成功向我们揭示一个道理:作为先辈智慧结晶的农业传统,已经为我们谋划未来奠定了资源储备。然而,仅有赞誉和认可远远不够。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测机制和持续的资源投入,这些宝贵的实践就可能陷入“盛名之下,难以为继”的困境。要让农业文化遗产将“荣誉光环”变成“赋能源泉”,我们亟需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框架,系统量化这些遗产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气候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实际贡献。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计划与粮农组织《农业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战略》、《气候变化战略》、《科学与创新战略》环环相扣、同频共振。该计划更是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的重要支柱之一,而《战略框架》的核心目标正是实现“四个更好”宏伟愿景: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粮农组织正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参与国携手并肩,共同打磨评估成果的工具箱,提高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认识,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只要支持到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计划完全可以实现华丽转身,从单纯的文化保护工程,升级为气候韧性建设的解决方案,进而雄辩地证明: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值得保护的历史珍宝,更是打造未来命运共同体的利器。

本月底,我们将迎来这一历史性机遇窗口。10月31日,粮农组织将在庆祝成立80周年华诞的喜庆气氛中,认定来自14个国家的28个新增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至此,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总数将达到102个。每一次认定都是一座里程碑,但真正决定成败的不是授牌仪式上的掌声,而是授牌之后的行动:这些新晋遗产系统能否在投资护航、政策扶持下,真正成长为探索气候韧性、保障粮食安全的动态实验平台?答案是肯定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对先辈智慧经验的致敬,更是在气候变化加剧大趋势下,捍卫全球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石。

为庆祝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华诞,我们将正式向全球公众打开粮食农业博物馆及网络的大门,进一步加深粮食、文化与传统之间的联系,赓续人类农业粮食文明的传承。通过这一创新平台,粮农组织将激活各国各方的参与热情,凝聚广大成员、合作伙伴和青年群体的无穷力量,同时为世界奉上一场汇聚全球多样美食和农业传统的文化盛宴。这是传播粮农组织崇高使命的全新方式,通过知识科普、文化交流和创新展示,与全球受众心手相连,携手构建没有饥饿、没有营养不良的美好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6784文章数 3713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