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交锋,究竟是谁赢了?
中文互联网的主流观点是暂时打了个平手,因为我们对胜利的标准要求比较高。经过这次的会谈,美国对我们暂停了9月27日出台的出口管制50%股权穿透规则,我们10月9日出台稀土管控新规,主要是针对他这个新规则。美国也暂停了10月14日开始实行、针对我们的造船业和航运业的301措施。美国还把芬太尼关税从20%降低到10%,用来交换我们开放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我们也意思了一下。今年四月份征收的24%对等关税继续延期。这次延期的时间不再是三个月,而是一年。
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虽然还是不低,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是47%,其实没有那么高,应该在30%到40%,但特朗普用关税为武器对我们继续进行讹诈的企图,是进行不下去了,相当于美国基本上失去了升级贸易战的能力。虽然美国后面不会甘心就此罢休,但在美国的中期选举之前,美国在贸易战方面搞大动作,应该比以前谨慎多了。
虽然我们也暂停了对稀土管制新规,但这个长臂管辖措施,继续跟达摩克里斯之剑那样高悬于美国的头顶。在美国能够实现稀土产业自主替代之前,这把剑的威慑力,都会让美国心有余悸。等美国真的解决了稀土自主问题,我们与美国的整体实力对比,都可以完成逆转了。
稀土也不是我们手中唯一的王牌。今后随着实力的变化,我们的牌会越来越多,美国的牌会越来越少。所以,也不用担心美国会随时反悔变卦。
![]()
尽管我们谨慎定义胜利,但美国不少人,认为这次是美国输了。不但CNN的文章这么认为,纽约时报29日的文章使用了“特朗普输给了中国”的题目更是辣眼睛,29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在一份关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的最新报告中称,特朗普正在“输掉这场自己挑起的对华贸易战”,让中国占据了上风。民主党参议院领袖舒默痛批特朗普,“他已经对中国妥协了”,还骂塔朗普是“失败者”。
美国一些媒体认为,中美元首在韩国的这次会晤以及结果,标志着中美已经平起平坐。
特朗普也重提G2概念,发在社交媒体上。
![]()
G2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早,意思是中美合作,主导世界事务。后来在奥巴马时代比较火,我们对这个概念不感冒,重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当时热衷于这个概念,是为了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但在当时,还处于明显的美强中弱态势,这个时候的G2构想,自然是美国主导。现在特朗普重提G2,我们也不会接受这个概念,我们一直主张世界秩序多极化和世界关系民主化,对于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也没有变化。
时隔这么多年,特朗普重提G2,是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交锋,特朗普不得不承认中美实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我们在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特朗普应该能感受到美国已经不具备压制中国的能力,这对于美国的MAGA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现实,但特朗普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中美的实力之间,以工业、科技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中国要强一些,以金融和话语权为主的软实力则是美国占优。
这轮会谈的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美之间的真实力量对比。
特朗普在2024年4月份对世界发动关税战之后,中国是唯一选择正面硬刚的国家,也是唯一通过对等反制,让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讹诈手段屡屡碰壁并最终失效的国家。
看看特朗普跟欧洲和日韩签订的贸易协议,对比特别明显。
![]()
特朗普虚空造牌,逼迫欧日韩签下不平等贸易协议。日本那个女首相刚上任没几天就签字的美日贸易协定,虽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但协议的内容,在中国人看来,妥妥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美国要求日本对美国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但日本商品进入美国不但要交15%的关税,还要承诺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这个投资怎么投,投向哪里,美国人说了算。在日本收回投资之前,项目的利润双方五五分。在日本收回投资之后,90%的利润归美国。
你说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日本政府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才52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不过1.3万亿,就被笔者拿出这么多钱投向美国,简直是敲骨吸髓。
日本还要承诺对美国武器的采购从130亿增加至160亿美元;还要购买100架波音飞机;要求日本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规模,增幅至少75%。日本还要增加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汽车零配件。
还有一条约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日本要对美国产汽车及零配件实行零关税。汽车是日本最重要的产业,日本汽车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创造了10%的GDP,提供了约500多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就更大了。日本很多原来的优势产业辉煌不再,还能维持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最主要的依靠就是汽车产业。
日本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到美国,要交15%的关税,而美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日本不需交关税。这条约定让我想起了1986年的《美日半导体协议》,禁止日本在美国低价销售芯片,要求日本5年内,让外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到20%。签订这个协议之前,日本半导体把美国半导体打得节节败退,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有了这个协议,配合《广场协议》,日本半导体产业在美国的打压下,加上自身的失误,迅速由胜转衰。现在的日本除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还有优势,整个半导体衰败严重到,现在各种主流芯片很少看到日本企业的影子。
欧洲和韩国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不平等的程度都差不多。韩国这么小一个国家,都要求对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
特朗普对这些亲密盟友,已经不是薅羊毛,而是直接放血。
这么不平等的协议,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面前,欧盟日韩竟然都接受了。
反击美国的关税世界大战,我们成为那个唯一的孤勇者。
想想今年4月份,美国向世界宣布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时,财政部长贝森特当时的警告多嚣张,“先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不要立刻进行报复。”“让我们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因为如果你进行报复,局势就会升级。”
在美国的极限施压面前,只有中国不信邪,不怕鬼,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四月份经过三个回合,加税幅度到了125%后,美国人自己都不淡定了,开始态度软化,主动求和了,然后就有了日内瓦、斯德哥尔摩、伦敦、马德里几轮谈判,到了九月底,美国发现对其他经济体的关税敲诈进行得非常顺利,又觉得自己行了,宣布对中国企业实施50%的股权穿透措施,并从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航运和造船业实施301制裁。
针对前者,我们在10月9日发布稀土管制新规,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一滴血的稀土长臂管辖反制对手。这次反制的杀伤力已经不再是限制在对等范围之内,直接扼住了美国的军工和先进制造业的咽喉。针对后者,我们把反制得范围从美国航运和造船业扩大到美国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美国发现这个也占不了上风。
几个回合下来,美国又想谈判了。于是,通过吉隆坡的回合谈判,在韩国敲定了最新的框架协议。
美国对我们的关税还没有降至理想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说双方这个回合暂时打平。但从攻守转换的角度看,美国人说自己输了,也能成立。
毕竟,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我们对贸易战虽有反制但反制力度小于对方,到现在,我们的反制力度不但实现了对等,而且杀伤力还让对方无法承受。
更重要的是,时间在我们这边。我们的实力在上升,对手的实力在下降,实力对比继续在快速发生变化。以前我们还不能打的牌现在能打了。对手能打的牌,现在却打不动了。
边打边谈,打打停停,这是对我们很有利的节奏。
美国其实拖不起,越拖,时间对他们越不利,再拖几年,中美整体实力就可以正式实现逆转了。美国真心不想拖,但又实在没办法。
![]()
比较一下贝森特现在的表情和心态,与去年四月份的他相比,就知道仅仅半年时间,中美攻守之势就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主动权在谁手上,这些直接参与谈判人员的感知最为敏锐、通透。
这次的谈判结果,美国并没占得便宜,但特朗普却给这次谈判很高评价,“如果按1到10来打分,10是最高分,那这次会晤我给12分。”特朗普从欧盟和日韩占了那么大便宜,也没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现在只要不陷入更大的被动,不在世界面前特别难堪,暴露出美国实力衰落严重的状态,特朗普暂时也做不了更多。除了稀土让美国企业感觉呼吸困难,美国的大豆找不到像我们这样大的订单,就让特朗普头疼不已。
交手这么多次,特朗普现在应该能够确认,他那套极限施压的手段,对中国非但无效,反而会自取其辱。
美国从中国这里占不到便宜,怎么办?当然是想办法从盟友那里想办法。特朗普从我们这里得不到的,他会想办法去盟友那里想办法得到。这样,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太好,也有利于我们做分化工作。
虽然美国与欧洲日本等盟友都签了协议,但协议这种东西,对特朗普来说,是随时可以变的,只有实力迫使对手接受。欧盟日韩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美国素来是那个能不讲理就不讲理的国家,特朗普更是欺软怕硬的主儿。
特朗普只尊重强者。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也看明白了,说特朗普只尊重强硬派领导人。
不用说,特朗普对待中国和对待欧日韩,现在已经是迥然不同的态度。就看他对金正恩的态度,就可以知道怎么跟他打交道才能赢得他的尊重。
![]()
![]()
在这次访问亚洲期间,特朗普几次表达想与金正恩见面的意愿,都说只要金正恩同意见面,他愿意为此延长自己的行程。在记者问他,“您有与金正恩见面的计划吗?”他回答,“如果他能联系我的话,我当然愿意。”因得不到金正恩的回应和联系通道,他还委婉地抱怨,“他们有大量核武器,但却没有多少电话服务”。他还暗示记者能帮他一把,“金正恩可能也知道我马上就来,你想放出这个消息的话,我对此是支持的。”记者继续问他,“在这次旅行之前,你们有联系过吗?”特朗普有点可怜巴巴的回答,“我都说了,除了互联网,没有太多的办法,他们几乎没有电话服务。但他知道我回来,他会知道的,我则会100%开放对话。”特朗普在采访最后又强调,“我很喜欢他”,“我们关系不错”。
这态度多少都有些卑微了。看看欧洲的那些盟友国家的领导,组团去美国见特朗普,得到的待遇,对比简直不要太强烈。
![]()
朝鲜的实力强到特朗普都要逢迎的程度吗?当然不是。应该是特朗普欣赏和尊重敢于对他强硬的人。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一开始对朝鲜也是武力威胁,还给金正恩起外号“火箭人”,朝鲜那边的反应之强硬,让特朗普目瞪口呆。2017年9月,朝鲜外务相李勇浩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等同于“宣战”,朝鲜将采取包括击落美军轰炸机在内的反击措施。这下美国人慌了。自那之后,特朗普就对金正恩的态度好得不得了。
像日本的女首相那种点头哈腰,是得不到特朗普内心尊重的,也换不来美国的让步。
特朗普对韩国也好不到哪里去。韩国举行APEC这样的高级别会议,很希望特朗普能参加会议日程,为其站台。但特朗普去韩国,与李在明见了个面,正式敲定美韩贸易协议,落实韩国对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等事项,就在机场与中方领导人见面,然后就离开了韩国,把第二天开始的APEC会议直接忽略了。
想想李在明的心理阴影面积得有多大?再想想特朗普对与金正恩见面的热切期待,李在明还能搞好心理建设吗?
中美博弈,其实也是这样,我们越是强硬反击,特朗普就越尊重我们。
中美实力对比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选择强硬是有实力为基础,我们对美国的反制,也做到了有理有理有节,道义在手。所以,今后,我们会见证更多的精彩场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