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泸州窖香队与自贡队比赛现场(四川观察)
当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燃动巴蜀大地,泸州梓橦城西学校顺势而为,将绿茵赛场化作思政课堂,以“足球+教育”的创新模式,让拼搏精神浸润心灵,让成长力量向阳而生。从教师驰骋赛场到学生唱响青春,从课堂融合到文化浸润,学校用一场“‘川超’思政热”,书写了立德树人的生动答卷。
![]()
七年级班会课
赛事于课堂润让思政“活”起来
“川超”赛事启幕后,学校深挖赛事资源,将竞技场景转化为思政教学素材,让抽象精神变得可感可学。
![]()
杨远发老师的微课堂
初中部教师杨远发以《绿茵场上的青春》为题开设微班课,聚焦“顽强防守、拼尽全力、精彩进球”三大赛场瞬间,引导学生联结学习生活,解读“永不言弃、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15分钟的课堂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盛宴”。
七年级各班同步开展《青春的气质》主题班会,以“川超”球员逆风翻盘、默契配合的片段为引,师生共话“坚毅、协作、守正”的青春品格,让足球精神成为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融“川超”于学科让思政“实”起来
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将“川超”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让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
![]()
刘星老师的见面课
在青年教师见面课上,思政教师刘星以《集体生活成就我》为课题,结合“川超”赛场的团队协作案例,引导学生感悟集体力量、明晰责任担当。这种“体育场景+思政内核”的教学模式,既展现了教师的创新智慧,更让思政课堂摆脱枯燥说教,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真正实现“课上课下皆思政,知识精神同传递”。
融榜样于成长让思政“暖”起来
“三十年追梦,终在‘川超’赛场绽放。”学校体育教师刘宇身兼泸州窖香队队长与思政宣讲员双重身份——赛场上,他是奋力奔跑的球员;校园里,他是分享成长的“引路人”。他结合训练与教学的双重经历,讲述坚持梦想、拼搏进取的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榜样力量直抵心灵。
绿茵赛场上的球员、学校思政宣讲员刘宇老师
“看到刘老师在赛场拼搏的样子,我遇到困难也想咬牙坚持!”学生涂锦曦的心声,正是榜样育人的生动写照。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正能量,如种子般在学生心中扎根,激励他们以奋斗姿态拥抱青春。
融精神于实践让思政“亮”起来
“川超”赛场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生实践成长的“练兵场”。10月18日,七年级学生周歆然身着白衣红裙,在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唱响《奔跑》《阳光总在风雨后》,清亮的歌声为赛事注入青春活力,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读懂“热爱”与“担当”。
![]()
七年级学生周歆然(三排右一)参与“川超”赛前才艺展示
这场“少年之声”的实践,是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思政理念的缩影——从“川超”观赛到赛场演唱,从主题宣讲到日常实践,学校让学生在行动中感悟精神,在体验中锤炼品格,让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融育人于体系让思政“久”起来
立足“立德树人”根本,学校构建“课程渗透、活动载体、文化浸润”三维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长效落地。
课程为核:深挖各学科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筑牢育人主阵地。
活动为桥:常态化开展阳光大课间、运动会、“川超”主题活动,搭建思政教育“大舞台”。
文化为魂:依托梓橦文化,规划校园景观、打造文化长廊与优秀学子展示墙,让思政氛围潜移默化浸润心灵。
![]()
七年级足球思政课堂
“泸州梓橦城西学校‘晨曦载曜,万物咸辉’的办学主张,恰是思政教育的初心指引。”校长袁晓莉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N+思政”融合实践,深挖身边教育资源,让思政课堂接“生活地气”、含“育人温度”,助力每一位学子如晨辉般闪耀,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图文:唐佳、李飞妍)
来源|泸州梓橦城西学校
责编|廷宽编辑|波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