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圣节,是一年中最适合聊“小丑”的季节。
小丑——有人看到会笑,有人看到会怕。从欢乐搞怪到阴森恐怖,小丑一直在“有趣 × 诡异”的细线间跳舞。
但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算“小丑”?
夸张、鲜艳的服装,大波点、宽条纹、红黄蓝,巨大蝴蝶结或软趴趴的领带。标志性妆容,红鼻子、夸张嘴巴、能开心能阴郁的表情,炸毛、卷毛、大红头发(或诡异的粉蓝绿)。
![]()
小丑不只是外形,更是“道具 + 行为”的组合。独轮车、橡皮鸡、气球、奶油派,他们能把任何东西变成笑点,或者恐惧来源。
![]()
他们的使命很简单,让你产生情绪。笑、紧张、害怕,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无感。
小丑的形象可以追溯至欧洲戏剧、宫廷弄臣,后来在 19 世纪马戏团中进化成今天的样子。
乐高小丑简史:更疯狂、更丰富、更彩色!
乐高第一位小丑角色出现于 1965 年,甚至早于人仔时代!而第一个真正的小丑小人仔出现在 2010 年。
![]()
![]()
从那之后,官方小丑像雪片一样出现,甚至还有量大管饱的“小丑主题积木桶”!
![]()
![]()
![]()
![]()
![]()
![]()
![]()
![]()
以下是官方小丑相关套装不完全清单:
![]()
没想到吧,是不是还挺多的?
乐高社群里的小丑狂热粉
乐高玩家特别擅长把荒诞变成艺术,以下这些民间乐高小丑作品简直疯狂。
Jeff Cunningham 制作了可穿戴小丑头盔,在展会大受欢迎。
![]()
保罗·赫瑟林顿创作的《小丑趣怪屋》同样是件亮眼之作。保罗的大量 MOC 作品里,都点缀着马戏团风格的装饰元素,其中一些还不乏弄臣与默剧演员的身影。
![]()
Builder city son 重塑了流行文化中的恐怖经典,将《小丑回魂》中跳舞小丑潘尼怀斯的邪恶气息,淋漓尽致地转化为一件令人深感不安的乐高作品。
![]()
拉里·卢米斯的地球大马戏惊艳了展会观众——这是一个大型马戏帐篷场景,内部活动纷呈,热闹非凡。他不仅在场景中加入了标准人仔和得宝系列的小丑,还精心布置了走钢丝表演、大象以及一位正在指挥全场的马戏团主持人。
![]()
在俄亥俄州贝莱尔的积木博物馆中,馆主丹·布朗珍藏着一件由恩菲尔德乐高商店创作的马戏团主题店,其零件均以胶水固定。
就连知名定制品牌 Citizen Brick 也加入了这场马戏狂欢,推出的定制印刷小丑人仔,转眼就能售罄。这充分证明,在马戏团的大帐篷下,永远有搞怪创意的容身之处。
![]()
官方套装:75637 小丑巴基的马戏团帐篷
这套真的很“小丑”。
剖面式结构,最醒目的标志是入口上方的巨大小丑脸。
![]()
内部细节丰富,包含了箱子与木桶、蓝黄配色的观众席、可转动的人仔旋转装置、掉水池和高空吊篮等经典马戏团元素。套装外侧还附带了随机通缉令贴纸,增加了收集的趣味性。
谢幕:小丑 ≠ 小角色
从 1965 年第一位乐高小丑诞生,到如今的“小丑巴基马戏团”,乐高用六十年告诉我们:
小丑不是一个形象,是一种能量。
他们可以热闹、搞怪,让你笑到抽筋,也可以阴郁、诡异,让你背脊发凉。
但无论是哪种,小丑永远不会让你“没有感觉”。
而乐高,正是用最特别的方式,把这种“情绪触动”拼成了实体:
它允许你“夸张”,允许你“不合理”,允许你把一块块积木,变成怪异又迷人的艺术。
所以,无论你喜欢马戏团灯光下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丑,还是更偏爱阴影里那位带点危险气息的存在——
在乐高世界里,都有容身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