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老祖宗的智慧,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线上闪耀着期盼的光芒。这两个山水相连的邻国,被一条 2600 公里的 “杜兰德线” 缠了近 130 年恩怨 ——1893 年英国殖民时期强行划定的边界,阿富汗从未承认,巴基斯坦却视为既定事实。塔利班掌权后,不仅重提领土诉求,赫尔曼德河的水权争端更是火上浇油,双方边境冲突此起彼伏,去年 5 月还爆发武装交火造成士兵伤亡。2025 年 10 月,就在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两国突然宣布继续停火,约定 11 月再谈。这场来之不易的停火,真能敲开和平之门吗?百年恩怨真能靠一次会谈化解?
![]()
停火带来的暖意,最先抵达边境的普通民众。巴基斯坦边境小镇的牧民艾哈迈德大叔,终于敢带着羊群回到杜兰德线附近的草场:“以前放牧得提心吊胆,枪声一响就得往家里跑,现在终于能安心放羊了。” 阿富汗一侧的商贩法蒂玛,重新打开了跨境小店,货架上摆满巴基斯坦的布料和本地的干果:“之前边境封得严严实实,货进不来也卖不出去,一家人快揭不开锅了。” 对他们来说,停火不是抽象的政治词汇,而是能踏实赚钱的日子,是孩子上学不用绕远路的安全感。这就像吵架多年的邻居终于不拌嘴了,能互相借个东西、串个门,日子总算回到正轨。
这次停火的诚意,藏在双方实打实的行动里。之前互相指责的两国,不仅撤走了边境沿线的部分驻军,还开设了 3 条人道主义通道,让滞留的难民得以返乡、急需的物资顺利流通。巴基斯坦不再提 “异想天开” 的强硬回应,塔利班也暂时搁置了领土诉求,双方都同意 “先停火、再谈事”。更难得的是,两国还启动了联合巡逻,共同打击跨境恐怖主义 —— 毕竟极端组织才是双方共同的敌人,就像两家人虽然有矛盾,但面对闯进院子的小偷,总得先联手把坏人赶出去。这种 “求同存异” 的做法,比之前的针锋相对靠谱多了。
但 11 月的会谈,注定要啃 “硬骨头”。首当其冲的就是杜兰德线的归属问题,阿富汗始终认为这是殖民遗留的 “后遗症”,巴基斯坦却寸步不让;其次是赫尔曼德河的水权,阿富汗要修大坝蓄水,伊朗都急得要封边境,巴基斯坦自然也担心用水短缺;还有跨境难民安置、恐怖组织清剿等一堆棘手事。这就像要解开一团缠了百年的乱麻,每一根线都牵扯着双方的核心利益,急不得也慢不得。有专家直言:“停火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毕竟百年恩怨不是靠一次会谈就能一笔勾销的。”
说到底,巴阿两国的和平,从来不是 “谁赢谁输” 的零和博弈,而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的命运共同体。边境线可以划分领土,却割不断两国人民的亲缘和往来 —— 很多边境村庄的居民,亲戚遍布两岸,语言、习俗一脉相承。战争只会让双方两败俱伤,去年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边境贸易额暴跌 80%,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极端组织趁虚而入。而和平能让贸易复苏、民生改善,让孩子们在没有枪声的环境里长大,这才是两国最该追求的目标。
“远亲不如近邻”,巴阿这对 “冤家邻居”,终于朝着和解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停火不是终点,而是和平的起点,11 月的会谈,需要双方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执念;多一点务实,少一点算计。毕竟,百年恩怨已经让太多人付出了代价,现在该是让和平落地生根的时候了。
你觉得巴阿能彻底化解百年恩怨吗?面对领土、水权这样的硬骨头,邻国之间该如何妥协?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咱们一起为边境的和平祈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