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数据要素和绿色低碳为特征,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高校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武汉理工大学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构建研本协同、师生并进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该校于2015年成立创业学院,2021年拿下教育部首批创业管理专业资质,手里攥着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一堆“国字号” 招牌。之前培养的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参赛获奖率全是100%,这 成绩,放眼全国都少见。现在该学院有50名本科生、54名研究生,师资队伍更是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混搭天团”,不管想搞技术创业还是商业创新,都能找到对口的指导老师。
![]()
为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该校每年举办100多场校院两级活动,“博学科普讲堂”请来行业大牛分享经验,“优秀学子报告会”让学长学姐传经送宝,还搭建“一院一节一特色”的模式,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双创品牌活动,有的搞机器人挑战赛,有的办商业计划书大赛,不管是理工男还是文科女,都能找到感兴趣的领域。
并且,武汉理工大学也注重学科竞赛,搭建“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四级竞技平台,从校内选拔赛到全国总决赛,一步步帮学生打磨项目。为了鼓励大家参赛,还设立“竞赛奖金+奖学金+竞技保研”的三重保障 ,表现好的学生甚至能保研。
就说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该校一举拿下4金3银1铜,创下历史最好成绩,金奖数在湖北省排第二,还在红旅赛道拿了首金。
![]()
此外,针对创业团队不同阶段的需求,武汉理工大学还打造了“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发展加速器”三级实践平台。刚有想法的时候,去创新创业园找场地、学经验;项目有点雏形了,进孵化器拿资源、找投资;产品要推向市场了,用发展加速器对接产业链、扩大规模。在此模式培养下,不少学生项目从校园走向市场,有的还成了行业里的“小明星”。
![]()
如今,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管是互联网大厂、科技公司,还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都特别看重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而武汉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刚好踩中这一需求点,既教学生专业知识,又练学生实战本事,还能帮学生链接资源,简直是“为新质生产力人才量身定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