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舒适地靠在总统办公椅上,而对面的欧洲领导人则坐在低矮的凳子上,犹如学生聆听老师的教导。这张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照片,成为美欧关系新时代的象征。
2025年8月的一天,欧洲领导人们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外交羞辱。他们提前抵达白宫,却被安排在旁边房间等候。特朗普先单独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然后在会谈期间突然中断讨论,起身离开去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电话,留下欧洲领导人面面相觑。
![]()
这戏剧性的一幕不仅是外交礼仪的失态,更是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明确信号。特朗普政府不再掩饰其优先方向——抛开欧洲,瞄准中国。
貌合神离,美欧温情面纱被撕碎
二战後美欧关系中,尽管美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历届美国政府至少保持着表面上的尊重。特朗普的上台将这种精心维持的外交礼仪击得粉碎。
在特朗普看来,欧洲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占美国便宜的存在。他公开宣称“成立欧盟的目的就是要占美国的便宜”,甚至称“北约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一样糟糕”。这种态度在实际行动中转化为一系列单边主义行动。
![]()
军事上,特朗普要求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分摊;经济上,美国对欧盟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2%飙升至15%,创下二战后的历史纪录;外交上,美国甚至在2018年底暗中将欧盟的外交级别从“盟国”降级为“国际组织”,整个过程都没有通知欧盟。
最让欧洲寒心的是,决定欧洲安全未来的关键会谈——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三小时闭门密谈,没有欧洲领导人参与。会谈后传出乌克兰需割让部分领土换取停火的消息,被特朗普轻描淡写地称为“双方让步”。欧洲人家门口的冲突,欧洲人却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当欧洲还在为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而头疼时,美国海军正在悄然进行一场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转型。2025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杂志》刊发文章,明确提出美国海军应该停止“试图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的战略”。
![]()
这一转变标志着美国从“全球警察”变为“蹲点狼”,不再追求全球无处不在的部署,而是集中全部资源,不惜代价阻止中国获得制海权。
五角大楼的新战略核心是放弃永久的、全面的全球制海权,转而追求“暂时的、区域性的、基于任务的优势”。简单说,就是美军不再要求自己时刻出现在世界每个角落,而是只在关键地区、关键时间,为关键任务集中出现。
同时,特朗普政府宣布“战争部”正式挂牌,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从“全球防御”转向“主动战争”。特朗普甚至打算将美军部署到中国的大后方,尤其是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他特别强调该基地“靠近中国的核设施”。
![]()
美国之所以选择战略收缩,并非情愿,而是国力支撑不住全球霸权的无奈之举。
过去的30年里,美国在中东投入了6万亿美元,结果把阿富汗变成了“烂尾楼”,把伊拉克变成了“火药桶”。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甚至连美军造航母所需的钢材都需要从日本进口。F-35战机的部分非核心零部件,大多数也都来自中国民企的供应链。
美军专家安德鲁·莱瑟姆博士坦率指出:“美国海军与中国海军交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种判断源于中美海军任务本质的不同:美国海军需要同时面对太平洋的中国、北极和北大西洋的俄罗斯、海湾地区的伊朗等多重挑战,而中国海军的任务相对简单,兵力可以集中,从而在局部形成优势。
![]()
曾担任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警告,美国考虑放弃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职务“将是巨大的政治错误”。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集中力量对付中国才是当务之急。
欧洲困境,被迫独立面对俄罗斯威胁
随着美国战略东移,欧洲被迫重新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如何独立面对俄罗斯的威胁。
![]()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谢尔盖·费奥多罗夫指出:“作为欧洲最大国家和核强国,不能脱离俄罗斯而单纯谈论欧洲安全问题。” 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美国与俄罗斯恢复对话接触,双方正在主导未来俄乌和平进程,欧盟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欧洲面临的困境在于:既不能完全接受美国的主导,又缺乏独立应对俄罗斯威胁的能力。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直言,“美国不再是可靠的伙伴”。但欧洲在安全防务上对美国的依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罗莎·巴尔弗表示:“如果美国真的背弃乌克兰及其北约盟友,欧洲将走到十字路口。” 欧洲未来有可能在进一步沦为美国附庸的同时,面临来自俄罗斯更大的军事和安全压力。
![]()
面对美国的战略转向,中国表现出惊人的冷静。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美是伙伴而非对手,更不是敌人。” 这句话表面上是善意提醒,实则有深层次的外交考量。
中国对美方的挑衅态度,保持了相当大的克制。中国始终坚持“阿人治阿”的原则,不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但如果美国真在阿富汗部署军队,势必会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军事层面,中国已做好充分准备。截至202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成功组建一支约1100架重型战机的部队,其规模已对美国构成战略威慑。这些战机包括歼-11、歼-16和隐形歼-20等先进机型,作战范围可覆盖第一岛链的广阔空域。
![]()
中国并不主动寻求冲突,而是着力于打造“可战可再生”的防御能力。中国关注的是产能、链路和打法三大关键要素:推进无人化、标准化、模块化装备生产;建设多冗余通信、多样导航、多层传感系统;从“舰队对舰队”的传统模式,切换到“网络对网络”的现代战争思维。
未来走向,美欧中三角关系重塑
特朗普政府撕碎美欧关系温情面纱的行为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其“美国优先”政策的必然结果。这种政策抛弃了多边主义和联盟政治的传统智慧,代之以赤裸裸的交易性外交。
![]()
美欧关系向何处去,不仅取决于美国的政策,也取决于欧洲如何回应。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娜塔莉·托奇指出,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已习惯将美国视为可靠盟友,未来在实际行动中真正接受华盛顿的敌对立场将充满挑战。
欧洲可能需要接受俄罗斯参与构建未来欧洲安全框架的现实。费奥多罗夫强调:“未来没有俄罗斯参与,欧洲将无法构建任何所谓‘安全框架’。” 尽管俄欧之间目前立场仍相差甚远,未来欧洲可能不得不与俄罗斯恢复联系并重新坐回谈判桌。
对中国而言,美国的战略转向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中国可能借助这一契机,发展与欧洲更加平衡的关系,同时在亚太地区继续推进自己的战略目标。
![]()
北约秘书长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在白宫会谈中途提前离场,这一举动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却无法改变欧洲被边缘化的现实。而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海军正在大规模调整全球部署,将最先进的舰艇和飞机向亚太地区集结。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曾直言不讳地道出真相:“美国最大的威胁是美国自己,而非中国。” 或许,特朗普政府真正要面对的不是外部的挑战,而是如何解决国内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