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2岁老人突然离世,她女儿的做法让我感慨:这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0
分享至



来自网友刘敏的投稿:

有人曾说:子女的孝与不孝,不在老人走后的隆重葬礼,而在老人活着时子女给予的温暖关怀。

厚养薄葬,生前尽孝胜过死后哀荣,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万吨灰,生前一碗饭胜过死后万柱香。

深以为然!我家12楼72岁陈阿姨的离世,她女儿的做法,让我忍不住感慨: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这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月前,72岁的陈阿姨因病突然离世,她女儿静悄悄地料理后事,引起很多人热议。

陈阿姨老伴过世的早,唯一的女儿与她相距一小时车程,周末开车回来陪伴她。

那天,陈阿姨女儿回来发现她呼吸困难,打120拉到医院,抢救三天还是走了。

她女儿的做法:不进家门,直接买好寿衣,从医院拉到火葬场。不举办葬礼,不通知任何人。



等陈阿姨的亲朋好友知道,已经是半月以后,大部分人不赞成她女儿的做法。

认为她这样草率的做法,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是不孝之女。

在很多人的心中,老人的丧事要风光大办,让老人愉悦风光的上路才对。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现在很多人都关起门,各过各的日子,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淡。

甚至把人情往来看成是一件麻烦的事,结婚不收礼,老人过世不报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陈阿姨女儿说:“我妈生前说了,活着的时候我对她很好,走了也没啥遗憾,不必麻烦别人。”

记得有次在楼下散步,遇到陈阿姨,闲聊之时,她说:“我这辈子很幸福,也很知足;

年轻时,婆婆为难我,老伴护着我,没让我吃过多少生活的苦;

唯一的女儿对我也非常好,工作忙,日子过得艰难,却每周回来陪伴我;

有时女儿忙的脱不开身,女婿就开车回来照顾我两天,跟我唠唠嗑。”

陈阿姨总说,活着的时候享受到亲人的厚待,比死后大办丧事更有意义。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陈阿姨说她羡慕老伴,突发疾病走了,是人生福报。

她也希望自己是这样的方式离开尘世间,这样就不给女儿造成负担和麻烦。



现在回想陈阿姨的话,我觉得一阵唏嘘。

确实如此,人离开尘世间时,除了自己的至亲,没人会在乎在意,记得你。

陈阿姨女儿这样简单地把她送走,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若这样安静的离世,就是减轻子女的压力。

“厚养薄葬”将成为必然趋势,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命数,与其麻烦别人,不如安静的来去。

老人活着,子女好好地尽到孝心,能陪伴在身边,就多些时间给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老人离世,丧事一切从简,这样,既不用亲朋好友来回奔波,吊唁,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知道别人是否认同这样的做法,反正我很理解,也赞同我家女儿,将来也这样对待我。

活着的时候,见多了人世间的虚情假意,虚头巴脑的表演,真心坦诚对待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人生一世,来的时候没人迎接,走的时候也无需他人相送,人世间体验一次就好。



我是刘敏,今年62岁,退休多年,有4200退休金,知足且心安。

老伴过世多年,独生儿子在外地成家有娃,亲家夫妻在身边帮忙带娃。

我家老伴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让我在他离世后,不办葬礼,不收礼金。

也别通知亲朋好友,尤其是老家的兄弟姐妹,就让他了无牵挂地离开。

老伴家有6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四,公婆不喜也不疼爱。

公婆的晚年,只要生病就给老伴打电话要钱,话里话外都是老伴有钱。

不过是老伴在外工作,其他人在老家,说句实话,我们比他们穷。

可在老家的人就觉得外面到处是钱,在外面上班的人都是富翁。

老家的房子拆迁,家里的兄弟姐妹背着老伴,把家产分了。

理由是老伴的户口不在,他们守在老人身边,老伴没尽过孝。

老伴生气的不是分家产,而是一份亲人之间的尊重,而不是利益面前无兄弟。

为此老伴一直生闷气,加上身体有些基础病,深冬的一天,老伴没睡醒走了。

儿子回来要给老家的叔伯和姑姑们打电话,我拿出老伴临终的视频和录音。

最终我们也跟陈阿姨女儿一样,安静地把老伴送人,每个日子我独自去给他烧纸。



老伴老家的兄弟姐妹知道了,来了一群人指责我,讨伐我,让我说出个不报丧的理由。

我也没有给他们脸面,当着老的,小的,拿出老伴的临终留言,让他们自己听听看看。

最终老伴的兄弟姐妹也没跟我打招呼,从快捷酒店走了,这样最好。

有时候,我都替老伴不值得,公婆在世,他每年回家过年,出钱出力。

得不到公婆的认可,还说他不孝,离得那么远,出点钱是应该的。

等到老家拆迁,连招呼都不说一声,分完家产,还要指责老伴的各种不是。

活着的时候,亲人给予各种不堪和糟心事,离世时,也不必看他们虚假的哭泣。

人死如灯灭,大办丧事无异于给活着的人添麻烦,不通知,不操办,安静离世。

再说现在人长寿的多,等老人八九十岁时,子女也都六七十岁,真没必要大办。

在我看来,人活着的时候,享受了家人和亲朋间的温暖,离世就不必相送了。

“厚养薄葬”,让生者减轻压力和负担,逝者已逝,一路走好,如此安好。

朋友们,你们认同这样的做法吗?厚养薄葬是一种趋势,也是一份无奈!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影像温度
2025-11-17 11:27:12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疯狂小菠萝
2025-11-19 14:46:15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奕辰说球
2025-11-19 11:24:21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3:23:13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52:40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19 15:25:16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8 22:32:34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侃球熊弟
2025-11-19 03:22:46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扶苏聊历史
2025-11-19 10:00:55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宇宙时空
2025-11-18 09:43:25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老高说体育
2025-11-19 11:45:2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9 12:45:39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青辉
2025-11-19 15:08:59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懂球帝
2025-11-19 15:57:15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2025-11-19 16:23:00
行走的知识库
行走的知识库
每天分享有趣的生活妙招和所见所闻
3376文章数 25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冬天出门的底气,袜子给的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7折叠屏手机今日开启预订:搭载麒麟9030芯片

数码要闻

闪存全面大幅涨价 最高涨幅达38.46%

旅游要闻

安徽肥东:新地名串出新风景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