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谈婚论嫁,最怕的不是对方不够好,而是他家开口要多少?
![]()
江西一个县城,彩礼上限卡在6.9万,可有人还是偷偷加码,说“不给够,怕女儿受委屈”。
![]()
可那女儿,自己月入八千,租着城中村的单间,父母却为这六万九背了三年债。
不是她不孝顺,是整个系统在逼她低头——你爸是农民,你妈是保洁,你要是不收这笔钱,别人说你“没出息”,你男朋友家说你“不值钱”。
你以为这是老一辈的执念?
错。95后早就不信这套了。
浙江一对新人,婚礼在海边办,二十个人吃顿海鲜,朋友圈发张背影照,配文:“我们结婚了,没彩礼,没酒席,只有两张机票。
”评论区炸了:有人骂作秀,有人默默收藏,悄悄删了自己相亲资料里那句“彩礼不低于十万”。
可你猜怎么着?
银行不傻。
河南某县出了“彩礼贷”,最高二十万,利率比房贷还低。
年轻人不是不想反抗,是怕父母说“你连这点钱都拿不出,以后怎么养家”。
有人分期付彩礼,三年还清,像还车贷一样准时,可每还一笔,心里就少一分底气。
最讽刺的是,那些曾经因为彩礼分手的人,现在有的成了网红,直播讲“我当年被拒,现在年薪百万”。
可没人问,当年那个没给彩礼的姑娘,现在在哪?
她有没有因为“没嫁对人”而后悔?
还是她只是,终于敢不靠彩礼定义自己了?
我见过一个婚恋平台的“彩礼协商师”,专门帮双方谈钱。
不是劝你压价,是教你怎么开口说:“我们不收彩礼,但你能陪我爸妈去趟医院吗?
”——这话比十万块更值钱。
别再把婚姻当交易了,可你又不敢不按规矩来。
因为整个社会,还没学会怎么体面地爱一个人,而不附带价格标签。
你不是在选对象,你是在赌一个未来,赌他家会不会因为没给够彩礼,就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
可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银行卡余额,是你敢不敢说:“我不需要你用钱证明爱我。
这句话,现在说出口的人,越来越少了。
可那些说了的人,日子,反而过得最踏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