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一束束折光》后记
文|沈俊峰
![]()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这是我们当初创办周末散文五人行的宗旨。公众号“周末散文五人行”,创办于2018年3月20日,至今已走过7年多,超过500期,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文学是我们的生命追求。
将“周末散文五人行”的作品结集出版,是我们的心愿。今天愿有所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周末散文五人行”每周五推出一位作家的一篇作品。初创时,每篇文章都请作家或评论家、教授作一二篇点评,随文一起推出,这样的形式和效果都非常好,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和读者的关注和热评。点评嘉宾都是近年活跃于文坛的著名作家、评论家,梁衡、高洪波、王巨才、乔叶、彭程、杜卫东、王剑冰、何向阳、梅洁、古耜、李迪、李硕儒、鲍尔吉·原野、李青松、裘山山、刘笑伟、穆涛、冯秋子、李林栋、刘琼、张庆和、凸凹、徐迅、张凡等等,前前后后有近300位嘉宾。这是我们的福,是强大后盾,也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之一。这一份长长的名字,附在每一期文章之后,以示我们的感恩。这其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铭记于心。他们完全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友的情义与扶持,热情地撰写评论,没有任何报酬。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称赞“周末散文五人行”:“文坛小结盟,铿锵五人行。挥笔说古今,磊落沧桑情。”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著名作家、评论家王必胜在发表于《文汇报》的长篇评论《地域视角下的年度散文》一文中,对“周末散文五人行”作了热情介绍:“说文学没有圈子,却有志同道合者抱团,‘周末五人行’的手机散文圈,悄然而生,文气相近,信手文字。计有华静、剑钧、李培禹、沈俊峰、冻凤秋等人。”《中国建材报》副刊曾集中刊发过“周末散文五人行”的作品小辑。《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北京文学》《海内与海外》《脊梁》《红豆》《运河》等文学杂志都集中发过我们的作品。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影响广泛。
![]()
深深感谢参与创办“周末散文五人行”并陪伴一起走过几年难忘时光的好友华静、冻凤秋,她俩因工作繁忙等原因,退出了“周末散文五人行”,之后诚邀杜京、胡伟两位作家加盟。遗憾的是,华静、冻凤秋也因没有时间整理文章,错过这次的结集出版。深深感谢剑钧老师坚持制作每一期公众号,深深感谢所有对“周末散文五人行”厚爱、关心和支持的读者朋友;特别感谢北京日报出版社,在出版业非常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爽快地出版这本散文集。鞠躬!
执笔:沈俊峰
2025年5月
微电影《生命的一束束折光》
识别图中二维码,可优惠购书哦
![]()
沈俊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
鲁迅文学院第2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获中国报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安徽省政府文学奖。作品散见于《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多家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散文》《爱国奋斗精神读本》《民生散文选》《语文主题学习》《新北京.新京味儿》等多种选本或中小学生读物、中高考试题。出版散文集《影子灯》《在城里放羊》《在时光中流浪》、纪实文学《邓稼先:功勋泽人间》、长篇小说《桂花王》等数种,《桂花王》入选安徽省中长篇小说精品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