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10月29日,长沙市雨花区启动“社区共建花园”建设,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焕发新活力。这是一次美化环境的园艺实践,更是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方法。
花园怎么建、怎么管,群众说了算
雨花区社区共建花园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其意义在于让全民共建共享自己的家园,既是城市“边角料”空间的焕新利用,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有些小区的公共花坛,因设施陈旧出现绿植稀疏、黄土裸露现象,绿化升级成为居民最迫切的诉求。
多彩生活,与“花”共舞。此次建设选在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它作为全国完整社区,以“一老一幼”服务供给为重点,让老旧小区“梳妆打扮”、配套设施“改头换面”。前期,雨花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简称:雨花园林中心)创新搭建“政-地-校-社”四方共建模式,协同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长沙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一起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征集意见,让居民全程参与社区低效公共空间改造决策。金科园社区开展“雨邻有约”社区共建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及雨花园林专家共同研讨社区共建花园方案。议事会上,雨花园林中心负责人与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收集居民需求,凝聚群众智慧,完善建设规划。同时,各方充分交流,建立“居民认养+专业指导”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花园怎么建、怎么管,唯有群众说了算。
为了兼具美观与实用性,雨花园林中心联合长沙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为金科园社区共建花园提供共计1200余盆花卉,绿化总面积400余平方米,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团队提出设计理念及实施方案,选用茶梅、绣球、杜鹃、大叶吴风草、鼠尾草等30余种植物品种。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周晨告诉花花,“学院有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在金科园前期调研中,师生发现小区还有100多处边角余地可以栽种花卉。后续,我们将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和社区一起打造金科园的‘百园之园’,让居民在方寸之地畅享自然园林生活。”
闲置用地变成绿色空间
在社区治理中,社群的建立至关重要。金科园社区积极推动社区花园建设,营造与“花友”社群的氛围。花花在现场看到,社区“爱花达人”“种植能人”“共建贤人”们齐聚一堂,和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雨花园林中心的园艺师一起探讨社区花园的设计、规划、养护。
从闲置用地变成绿色公共空间,社区里的共建花园激活闲置区域,展现清新自然的缤纷花园;从花园观赏者变成花园建设者,小区居民成为花园的主人,自己种植的花草在阳光下绽放,路人纷纷驻足,拍照打卡,感受生机盎然的小花园,大家在共建共护过程中变得熟悉,在赏花游乐中变得亲密,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居民曹嗲带着花花边走边介绍说,“我们跟着园林专业人员学技术,平时也会根据季节自发栽种漂亮的花种。科普互动区展示花园守则、居民参与照片,还特别增设老年休憩桌椅、植物标识牌等设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
春来夏往,花开花落,而“共建”的种子,已经悄悄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雨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政-地-校-社”四方共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居民、社会组织、高校师生的力量,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和居民需求,打造一批有温度、有故事、有活力的共建花园,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后续,雨花园林中心也将科学规划共建花园布局,挖掘商圈、社区、街巷等闲置地块潜力,将共建花园建设与城市更新、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一园一特色”的精品项目。(高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