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电子烟送进美国?
“一柜三票”成新常态
现在发往美国,每批货都自带“被查”属性——
第一批:已扣;
第二批:在扣;
第三批:准备被扣。
电子烟入美,先过“鬼门关”,再谈生意。
全球最大电子烟市场的监管模式正从“专项打击”全面转向“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本轮监管风暴覆盖物流、口岸、零售及刑事等多个环节,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联邦层面:
多部门联合,执法与制度建设双管齐下
8月:封堵物流漏洞
关键事件:美国邮政总局(USPS)撤销主要分销商Demand Vape的企业邮寄豁免资格。
重点:此举旨在从物流源头切断未经授权电子烟产品的运输路径,释放出强化前链路监管的明确信号。
9月:执法行动达到高潮
关键事件1:FDA与海关(CBP)在芝加哥联合查获近470万件非法产品,零售价值高达8650万美元,被官方称为“史上最大规模查扣”。
关键事件2:美国缉毒局(DEA)发起“电子烟追踪行动”,查获约236万件产品并逮捕106人,打击涉及非法物质的分销网络。
重点:司法部随后对多家相关企业提起民事禁令诉讼,显示了从查扣产品到追究法律责任的完整执法链条。
9月底:推动零售端合规
关键事件:FDA启动面向全国约30万家零售终端的合规倡议,寄送合规产品清单,引导市场主动清退非法商品。
重点:监管重心从打击非法生产转向规范终端销售,旨在净化零售市场。
![]()
州层面:
法规密集落地,刑事处罚与目录制度成焦点
与联邦行动同步,多个州在近两个月内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
加州(8月25日):紧急批准“无味烟草清单”,仅允许无特征风味的电子烟产品销售,对风味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纽约州(9月3日):发起“史上最大规模”执法行动,执法范围首次明确覆盖中上游供应商,并提出38项刑事指控,威慑力显著增强。
密西西比州(10月1日):实施“月度更新目录”制度,为合法销售产品提供动态依据,并要求零售商快速响应下架要求。
阿肯色州与得克萨斯州:分别聚焦于包装限制与产品原产地,明确禁止使用吸引未成年人的包装,并限制来自“外国对手国家”的组件。
FDA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约54%的产品未获正式授权,面临清退风险。
随着联邦与州两级监管体系的持续完善,2026年预计将成为美国电子烟行业格局重塑和走向全面规范化的关键拐点。
雾化出海,爆料、转载、合作、进群
![]()
作为电子雾化行业主流媒体,雾化派将积极联合履责,加强对保护未成年监管政策的宣传、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共同营造行业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