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军事频道放了段CG动画,没多少人在意,懂行的军迷却炸了——画面里的歼-11B战斗机,机翼下挂的不是导弹,而是两具圆滚滚的大家伙:机载激光炮,配文就俩字:“装机应用”。
这可不是模型玩具,是真能打仗的激光武器,以前这玩意儿只在科幻片里出现,现在中国空军直接搬上现役主力战机,这步棋走得有多狠?说它要颠覆未来空战,都不是夸张。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把这激光炮的门道讲透。
![]()
先搞懂:这激光炮不是“烧开水”,而是一种自卫武器,专克导弹的“光速杀手”。一提到激光武器,有人就想“是不是像手电筒照蚂蚁”?还真不是,这玩意儿的核心优势就一个字:快。
普通导弹最快也就6倍音速,可激光是光速——每秒30万公里,相当于导弹速度的16万倍!对方导弹刚进入射程,这边激光就已经锁定打过去了,根本不给你反应时间。而且它不用装弹药,只要有电就能打,对付无人机蜂群、密集导弹攻击,简直是克星。
央视放的画面里,歼-11B把激光吊舱挂在机翼内侧,这位置大有讲究——专门对着前方空域,形成一个“光速防御扇面”。说白了,就是敌方导弹从正面飞来,不管是美国的AIM-120还是欧洲的“流星”,还是格斗导弹,只要进入射程,一道光束过去,导弹的导引头就被烧穿,直接变成“无头苍蝇”。
![]()
可能有人问:激光不是怕雾霾、怕云层吗?咋能上天用?这正是中国的聪明之处——选对了战场。歼-11B是重型空优战机,平时就在1万米以上的高空活动,这里云层少、空气稀薄,激光能量衰减特别小,能发挥最大威力。这就相当于把“狙击台”架到了最适合激光作战的高度,专门抢占“高空光速战场”的制高点。
举个实战场景:中美战机在高空对峙,美军先发射AIM-120导弹,射程160公里,飞过来要20秒。这时候歼-11B根本不用躲,等导弹飞到最后30公里的“不可逃逸区”,激光炮开机锁定,几秒钟内就能把导弹导引头烧化。整个过程无声无息,美军那边连导弹被打下来都反应不过来。
很多人只盯着激光炮本身,却没注意央视提的另一个关键——“能量综合机电系统”。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
激光炮是“电老虎”,尤其是能烧穿导弹的大功率型号,一次发射的能量相当于几十台家用空调同时开机。以前的战机发电系统根本扛不住,发的电不够用,还会产生巨量热量把机身烤坏。
中国这套系统,相当于给歼-11装了个“智能充电宝+超级散热器”:平时把多余的电能存起来,要开炮时瞬间释放;产生的热量通过特殊循环系统快速散掉,既不影响战机性能,又能保证激光炮连续射击。没有这套系统,再厉害的激光炮也只是个“耗电大户”,根本没法实战。
歼-11挂激光炮上天,不是简单加个武器,而是要改写空战的“游戏规则”。以前空战比的是导弹射程、机动性,现在有了激光炮,局势完全变了:
第一,超视距空战失效了:以前大家都拼“谁先发现、谁先发射”,现在不管你先发射多少导弹,我这边激光炮照单全收,导弹根本近不了身。美军靠AIM-120建立的“超视距优势”,可能就此作废。
![]()
第二,无人机蜂群没用了:现在很多国家都搞“无人机海战术”,靠数量堆死对手。但激光炮打无人机,成本极低,一发炮弹的钱能打几百次激光,对方放多少无人机,都能给你烧下来。
第三,六代机的雏形出现了:现在中美都在搞六代机,核心指标就是“定向能武器”。中国直接在现役歼-11上测试,相当于把六代机的关键技术提前落地,积累的数据和经验,能让我们在六代机竞争中占尽优势。
别吹太早:咱比美国强在哪?差在哪?可能有人说“美国不是早就搞激光武器了吗?” 确实,但美国的激光武器大多装在坦克、军舰上,想装在战机上一直没成功——要么功率不够打不穿导弹,要么能量系统扛不住。
中国的突破在于“实用化”:直接装在现役主力战机上,还解决了能量供给和散热问题,这步比美国快了至少5年。但咱也得承认,现在的激光炮还是“吊舱版”,体积大、功率有限,只能打导弹和无人机,还没法打战机。未来要做成内置式、更高功率的型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最后说句实在话:这背后是中国空军的战略远见。歼-11挂激光炮,不是为了现在就去打空战,而是为了抢占未来10年的“空战制高点”。现在把技术在现役战机上验证成熟,等六代机出来,就能直接上更先进的型号;等大型预警机、轰炸机装上,就能形成“空中激光防御网”,不管是导弹还是无人机,都进不来。
以前美国总说“要保持代差优势”,现在中国用激光炮告诉他们:未来的空战规则,该我们来定了。这无声的光束,比任何导弹都更有威慑力。
你觉得这激光炮多久能正式列装?六代机会不会直接装更厉害的型号?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