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与政客再度炒作一笔跨越百年的历史旧债,声称若中国不偿还清朝时期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美国将拒绝承认中国持有的8600亿美元美债。
![]()
这场争议的源头需回溯至1911年。当时清政府为修筑粤汉铁路,向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借款600万英镑,并发行了湖广铁路债券。这笔贷款合同条款极为苛刻:铁路总工程师必须由外国人担任,财务须受外国监管,并以中国的盐税和厘金作为抵押。美国在其中的份额约占四分之一,其驻华公使曾直言不讳地承认,这笔资金旨在“套在中国脖子上的一根绳子”,用以扩展西方的政治影响力。然而,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美国承包商被指携款潜逃,实际建成路段不足规划的三成,且使用了劣质材料。随着清王朝在借款次年灭亡,这笔债务的偿还问题便陷入了长期悬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于1949年明确宣布“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及由此产生的历史旧债。这一立场具有坚实的国际法依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明确规定条约不溯及既往,且国际法实践中早有“恶债不予继承”的原则。所谓“恶债”,即前政府违背人民利益,在非平等条件下所承担的债务。湖广铁路债券正是在列强胁迫下签署,其本质与《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无异,均属殖民扩张的产物。
美国方面对此问题的纠缠并非首次。早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初,阿拉巴马州几名美国人便手持数百张债券提起诉讼,要求中国偿还本息超过1亿美元,并一度获得地方法院支持,判决中国赔偿4300万美元。中国外交部依据“主权豁免”原则退回传票,并严正警告若美方强行扣押中国在美资产,将承担严重后果。鉴于当时美苏争霸的战略需求,美国国务院与司法部出面干预,该判决最终于1984年被撤销。1987年,美国最高法院彻底驳回相关诉讼,为这场法律争端画上句号。
历史早有先例表明,新政府拒偿前朝压迫性债务在国际上并不鲜见。苏联革命成功后拒绝承认沙皇时期的债务,美国在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与波多黎各后,也拒不承担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债务。此外,1943年《中美新约》的签订,以及1979年两国《资产解决协议》中中国支付8000万美元彻底了结历史债权纠纷,均从法律与外交层面为旧债问题奠定了尘埃落定的基础。
那么,为何在2025年的今天,美国政客再度翻炒这份历史旧账?其背后是美国自身深陷债务困境的现实。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7万亿美元,每个美国新生儿一出世便背负近10万美元的债务。2025年第一季度,其GDP增长为负0.5%,通胀率维持在3%左右,经济呈现滞胀特征。更严峻的是,同年有高达9.2万亿美元的国债即将到期,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高息债券进行“借新还旧”,导致利息支出占财政预算的比例超过13%,甚至高于医保与国防开支。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从2013年峰值时期的13167亿美元,显著下降至2025年7月的7307亿美元,累计减持幅度达45%。中国的减持策略并非盲目抛售,而是展现出了高超的金融智慧。例如,通过“债权转让”方式,让沙特阿拉伯使用人民币购买中国持有的部分美债,沙特再以此偿还其所欠美国的贷款。这一操作不仅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与结算,也间接施压美国国债收益率。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市场供需变化而攀升至5%时,美国政府每年需要额外支付约2000亿美元的利息,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面对美方的无理指控,中国外交部已明确重申,清朝旧债问题早已在法律与事实上彻底解决。中方指出,美国政客的此番言行,是试图转移国内矛盾焦点的政治表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