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000亿元“准财政”资金到位,预计撬动超7万亿投资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上海证券报讯报道,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获悉,总额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于一个月内完成全部投放。这笔被视为“准财政”的巨额资金,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7万亿元,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注入强劲动力。

资金全部到位,聚焦经济大省“挑大梁”

据了解,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分别完成了2500亿元、1500亿元和1000亿元的投放任务,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分别为3.85万亿元、1.93万亿元和1.3万亿元,合计高达7.08万亿元。

在投向上,资金重点向经济大省倾斜,充分发挥其“挑大梁”作用。国开行向广东、浙江、四川、上海等12个经济大省投放1949.5亿元;农发行支持浙江、广东、江苏等12个经济大省项目1087.23亿元;进出口银行对经济总量排名前12位的省份放款金额占比近八成,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东方IC

撬动民间投资,精准滴灌新兴产业

此次“准财政”工具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尤为突出。国开行支持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28个,投放685.9亿元;农发行支持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52个,金额155.33亿元;进出口银行推动了100余个民间投资项目落地,放款金额占比超三成,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重点领域,资金投放精准有力。国开行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项目317个,投放980.2亿元;农发行支持上述关键领域投放项目881个,金额1500亿元;进出口银行推动了150余个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项目落地,放款金额占比超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通过完善新兴产业领域基础性平台,带动商业性投资。与以往政策工具不同,财政可能对此工具提供贴息,这体现了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

“这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体现政策协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快相关工作推进,较快形成项目投资的实物工作量。”王青分析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更通过财政金融的协同发力,确保了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和实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文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5353文章数 2706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