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6 月 7 日清晨,巴黎的薄雾还没散尽,埃菲尔铁塔的尖顶在东边的天际线里若隐若现。
万森森林公园里,晨跑者的脚步声踩过沾着露水的草坪,空气里混着松针和泥土的清香 。
这本该是巴黎最寻常的一个夏天早晨,直到让・皮埃尔的跑鞋踢到了什么东西。
那是条裸露的人腿,肤色偏黄,裤管被粗暴地撕扯到大腿根,伤口处的血肉已经发黑,几只苍蝇在周围嗡嗡打转。
让・皮埃尔的心脏猛地缩成一团,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手机从颤抖的手里滑落在草坪上,屏幕碎裂的纹路像极了伤口的裂痕。
“警察!快叫警察!”
他的喊声刺破了公园的宁静,晨跑的人们聚拢过来,有人捂住嘴干呕,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很快,蓝色的警戒线像一道冰冷的屏障,将这片草坪与外界隔开。
![]()
网图
巴黎司法警察总局的探长勒迈尔赶到时,法医正在小心翼翼地提取尸块上的残留物。
“初步判断是成年男性的右腿,从大腿根部被切割,工具应该是电锯之类的锐器,切口很整齐。”
法医摘下手套,语气凝重,“死亡时间大概在一周前,但尸块被抛在这里的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 , 你看,露水还沾在皮肤上,没有完全干涸。”
勒迈尔蹲下身,目光扫过周围的灌木丛。
万森森林公园占地近万公顷,是巴黎最大的绿地,平日里游客不少,但这片靠近西北角的草坪偏僻,只有资深晨跑者才会来。
“凶手对这里很熟悉,知道哪里不容易被发现。”
他站起身,看向远处的铁塔,“而且,他敢在巴黎市中心抛尸,要么极度嚣张,要么…… 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案件很快登上了法国各大媒体的头条,《费加罗报》用 “巴黎心脏地带的恐怖发现” 作为标题,电视新闻里反复播放着警戒线外的人群和法医忙碌的身影。
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猜测是黑帮火并,有人说是连环杀手作案,还有华人社区的居民私下嘀咕:“看肤色像亚裔,不会是我们同胞吧?”
勒迈尔的压力越来越大。
警方排查了公园周边的监控,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和商铺,却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凶手像是幽灵,抛尸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一周后的 6 月 14 日,一只导盲犬在森林公园另一处的树林里,对着一个黑色塑料袋狂吠。
袋子里装着的是人的躯干,同样是亚裔,这次却是女性。
法医比对后发现,躯干和之前的断肢分属不同个体,女性死者的胸口有一处钝器击打的痕迹,骨骼碎裂,显然生前遭受过暴力袭击。
“两具尸块,两个受害者,都是亚裔成年人,抛尸地点都在万森公园。”
勒迈尔在案情分析会上敲着桌子,“这绝对不是两起独立案件,凶手很可能是同一个人,而且对亚裔群体有特定目标。”
可线索就此中断。
警方查遍了巴黎近期失踪的亚裔人口,没有任何匹配信息;华人社区的走访也毫无收获,没人报过失踪,也没人见过可疑人员。
勒迈尔看着办公桌上的尸检报告,眉头皱成了疙瘩 。
凶手作案手法残忍,反侦察意识极强,难道要让这起 “公园碎尸案” 成为悬案?
就在警方焦头烂额,巴黎市民的恐慌情绪不断升级时,6 月 16 日上午,一对华人夫妇走进了滨河路 30 号司法警察总局的大门。
男人穿着深色外套,头埋得很低,女人戴着墨镜和口罩,双手紧紧攥着包带。
他们找到值班警察,用生硬的法语说:“我们要自首,我们杀了人。”
这对自首的夫妇,名叫张慧和陆特。
![]()
张慧
而他们口中的 “死者”,是另外一对华人年轻夫妇 —— 王莹和薛良思,以及他们三个月大的孩子卢卡斯。
时间倒回 2008 年的巴黎。
22 岁的王莹背着行李,从辽宁沈阳来到法国留学,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时,她看着舷窗外陌生的城市,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表哥在巴黎郊区的一所大学读书,特意来接她,帮她安顿在 15 区的一间小公寓里。
“巴黎华人多,15 区安全,你放心读书,有事儿随时找我。” 表哥拍着她的肩膀说。
王莹的学业很重,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找了份在中餐馆端盘子的兼职。
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薛良思。
薛良思比王莹大一岁,福建福清人,在餐馆里做厨师助理,皮肤黝黑,手脚麻利,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两道细纹。
他没读过大学,几年前通过 “蛇头” 来到法国,没有合法身份,只能在华人餐馆打黑工,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
第一次说话是因为王莹不小心打翻了客人的水杯,薛良思赶紧过来帮忙收拾,还低声安慰她:“别慌,老板不会说你的,我帮你跟他解释。”
后来,他经常在休息时给王莹带一杯热咖啡,在她下班晚的时候,默默跟在她身后,送她到公寓楼下,直到看着她安全上楼才离开。
![]()
被害者
爱情就在这些细碎的温暖里慢慢滋生。
王莹不嫌弃薛良思的黑户身份,也不介意他没文凭;薛良思心疼王莹读书辛苦,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她。
2010 年,两人搬进了 15 区那间不足 20 平米的小公寓,墙上贴满了他们的合照,窗台上摆着王莹种的多肉,虽然日子清贫,却充满了烟火气。
2011 年秋天,王莹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拿着验孕棒,手抖得厉害,既开心又焦虑 ,开心的是要有孩子了,焦虑的是薛良思的黑户身份。
“要是我爸妈知道我跟一个没身份的人怀孕了,肯定会生气的。” 王莹靠在薛良思怀里,声音带着哭腔。
薛良思紧紧抱着她,手指轻轻抚摸她的小腹:“对不起,是我没本事。等孩子生下来,我多打几份工,攒够钱就想办法办身份,以后一定让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
他们决定暂时隐瞒怀孕的消息,不告诉国内的父母,也不跟身边的朋友多说。
王莹继续上课,薛良思则每天打两份工,从早上十点忙到凌晨两点,回到家时累得倒头就睡,却总会在睡前轻轻摸一摸王莹的肚子,跟未出生的孩子说几句话。
2012 年 2 月 27 日,儿子卢卡斯在巴黎一家私人医院出生。
小家伙皱着眉头,闭着眼睛,哭声却很响亮。
薛良思抱着儿子,眼泪掉在卢卡斯的襁褓上:“咱们有儿子了,王莹,咱们有家了。”
可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压力冲淡。
王莹的学业进入关键期,论文答辩迫在眉睫;薛良思要更拼命地打工才能养活一家三口,每天能见到儿子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个小时。
孩子太小,需要人照顾,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雇佣一个保姆。
“一定要找华人保姆,语言通,也了解咱们的习惯。”
王莹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华人网站上的求职广告,“而且价格不能太贵,咱们的预算有限。”
就在这时,一则求职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 。
“本人张慧,持有 6 个文凭,合法居留证,普通话流利,精通法语。家中有三岁孩子,育儿经验丰富,可照顾婴幼儿,价格优惠。”
“6 个文凭?合法居留?还懂法语?”
![]()
张慧
王莹赶紧把信息拿给薛良思看,“这条件也太好了吧,会不会是假的?”
薛良思也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说:“先联系看看,约出来见面,实地考察一下,总不会错。”
几天后,王莹和薛良思按照约定,来到了张慧位于 12 区的公寓。
那是一处高档小区,电梯里铺着地毯,楼道里飘着香水味。张慧打开门,笑着迎他们进去 。
她穿着得体的连衣裙,头发梳得整齐,说话温柔,看起来很有涵养。
公寓有 60 平米左右,装修精致,客厅里放着一个婴儿床,旁边摆着奶瓶、尿不湿、玩具,一应俱全。
“这是我儿子的婴儿床,他现在上幼儿园了,平时没人用,正好可以给你们家宝宝用。”
张慧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说,“我跟你们说,我也是辽宁人,跟王莹是老乡呢!我丈夫陆特跟薛先生一样,之前也是打黑工,后来才办的居留,咱们都是华人,在外打拼不容易,我肯定会好好照顾孩子的。”
老乡身份、相似的经历、整洁的环境、丰富的育儿设备…… 这一切都让王莹和薛良思放下了戒心。
薛良思小声跟王莹说:“看着挺靠谱的,价格也合适,就她吧。”
王莹点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她跟张慧签订了协议,约定从 5 月开始,将卢卡斯交给张慧照顾,自己负责孩子的奶粉和日常开销,每隔两三天去看望一次孩子。
“你们放心,我会把卢卡斯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张慧抱着卢卡斯,笑得温柔,眼神里满是 “慈爱”。
王莹看着这一幕,觉得自己找对了人,却没注意到,张慧转身时,嘴角的笑容悄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