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不久,八路军115师便进行了一次分兵。
一路由林师长、罗帅带领由晋东北南下,奔赴吕梁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另一路由聂帅带领留在五台山一带发展。没想到的是,分别不久南下的部队就发生了意外。
途径阎锡山晋军防区时,由于林师长穿着缴获而来的日军大衣、骑着高头大马,被阎锡山部哨兵误以为是日军军官而开枪击伤。
子弹从右腋进入左侧背穿出,虽未伤及性命,但也是险之又险。
林师长这个身体情况,显然无法再继续指挥部队,随后115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大变动,那颗子弹也是影响深远啊。
![]()
首先就是谁来继任师长的问题。
有资格的只有4人:副师长聂帅、政治部主任罗帅、343旅旅长陈光、344旅旅长徐海东。其中聂帅留在晋察冀、徐海东划归八路军总部指挥,都可以排除,就只剩罗帅和陈光了。
中央是属意罗帅的,林师长受伤后,罗帅连忙把这个消息上报,毛主席跟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商议过后,于当晚24时左右联名致电罗帅:林之职务暂时由你兼代。
但不巧的是,几个小时前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先传给了115师。
当时八路军总部设在太行山,跟延安有一段距离。
由于事发突然、通讯不便,中央与八路军总部没有及时沟通,所以总部那边的朱德、彭德怀就先一步致电蒋介石,建议115师师长由343旅旅长陈光暂代,蒋介石也已经批准了。
![]()
此时的老蒋毕竟是名义上最高的长官,并未涉及原则,不好完全对着干。中央只好取消原先任命,陈光就成了115师代师长。
说起来当时几位老总也是真的很看重陈光,在中央苏区时,陈光担任过红4军军长,林总曾经也担任过此职。
西安事变后,林总调到抗大担任校长,陈光就接任为红一军团代军团长。
此次林总受伤,依然点名让陈光接任,可以说当时也是把陈光当成了林总接班人看待的。这除了信任外,也在侧面印证陈光的能力。
![]()
陈光当上代师长,343旅旅长就空缺了出来,这支嫡系部队的干部,只能是从中选出,才能让各方面信服。由于副旅长周建屏留在晋察冀,继任者就只能从下面的团长里选了。
该旅下辖了685团、686团,团长杨得志、李天佑都是中央红军出身的将领,从当时来看,两人的资历、能力差不多。
但是李天佑曾在红三军团战斗过,杨得志则一直是红一军团。
115师里出身红一军团的干部人数多于红三军团,在两位候选人各方面都相近的情况下,整体的平衡也是要考虑的点,所以朱老总和彭老总就选择李天佑担任343旅副旅长、代旅长。
![]()
不过杨得志也没等多久,同年8月,344旅旅长徐海东病倒返回延安治疗,杨得志就被调到344旅担任副旅长、代旅长,跟李天佑还是在了同一水平。
当然,杨得志的变动不是林师长受伤这条线引起的。
李天佑去负责343旅了,686团团长职务该由谁担任?这个倒比较好解决,直接副团长杨勇转正就好。
后来李天佑因病返回延安,343旅大部分在不久加入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杨勇随部征战山东。有意思的是,1940年343旅重建了一次,由杨勇担任旅长。
到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杨得志、杨勇都成了人民军队赫赫有名的战将,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并且在1955年,三人都被授予上将,命运的齿轮,早就已经转动了啊。
![]()
这次人事变动,罗帅是比较遗憾的,两道命令仅仅相差几个小时,他就与师长职务失之交臂。
不过也没关系,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1938年底罗帅就成为了115师政委,成为该部政工方面的最高首长,很多事情也是由他实际负责。
再往后在山东,罗帅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体现,到1943年中央决定由他来实行一元化领导。
这时他身上的职务可就多了,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政委兼代师长、山东分局书记等职。兜兜转转,代师长还是由罗帅担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