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75%至4.00%区间。
继9月17日降息后,美联储在一个月后再次延续这一政策,同时决定于12月1日结束量化紧缩,调整政府投资组合结构,增持短期国债。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鲍威尔宣布美联储降息。
降息时刻,双重意外。
此次美联储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议息会仍然出现了两个“意外”,对市场情绪产生了影响。
双向异议“黑天鹅”。
此次议息决策中,出现了两张立场完全相反的反对票,构成“双向异议”。
理事米兰主张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呼吁直接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认为应维持现状,担忧过早降息会重燃通胀压力。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出现“双向异议”非常罕见,过去35年中仅发生过5次,通常发生在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或货币政策面临关键转折点的时期。
此次出现的罕见“双向异议”,暴露出美联储内部日益扩大的政策分歧,也反映了美国经济态势的复杂性。
![]()
美联储理事米兰。
未来政策“未定棋”。
议息会议后,鲍威尔一再表示:“12月会议是否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并非已成定局,远非如此。”
就在鲍威尔发表讲话中,美股盘中出现剧烈震荡,很明显鲍威尔的态度冲击了市场对连续降息的预期。
虽然决定结束量化紧缩政策,但对于是否继续降息仍然谨慎,这反映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政府政策摇摆性的担忧。
降息背后,多重考量。
美联储此次降息综合了多重因素,政治压力、经济疲软、财政压力共同促成这一结果。
特朗普频繁施压。
特朗普的政治压力是美联储做出降息决定的重要因素,为拉动经济面呈现增长态势,赢得明年的中期选举,特朗普直接向美联储进行高频次、大力度、多手段的降息施压。
自2024年竞选总统以来,特朗普数十次公开催促美联储降息,矛头直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特朗普除了曾称鲍威尔是“经济绊脚石”“太晚先生”(指降息太晚)外,更是在10月28日、29日短短两天内,两次公开斥责鲍威尔“无能”、政策“抑制增长”。
此前,特朗普就任命米兰作为美联储理事,通过干预人事来逼迫加快降息节奏,米兰也“不辱使命”,在此次议息会上提出降息50个基点。
这种高频干预明显对美联储的决策产生了影响,因此降息不仅是经济决策,更掺杂对政治压力的妥协。
![]()
当地时间10月28日,特朗普再次批评鲍威尔。
提振就业当务之急。
美联储肩负促进“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对当前美国经济来说,与降息带来通胀的加剧相比,就业问题更为严峻。
政府停摆前的最后一份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失业率已从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1月的4.0%攀升至4.3%。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报告也显示,今年9月,美国私企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出现2022年3月份以来最大幅度的下降。
电商、媒体、邮政巨头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亚马逊宣布裁员1.4万人,派拉蒙表示将裁员至少1000人,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表示今年已裁员4.8万人。
虽然美联储认识到当前通胀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很大一部分美国消费者仍对通胀现状“感到非常不满”,但就业承压不断增大,迫使降息成为当前要务。
急需缓解债务压力。
当前,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且距离突破37万亿仅过去2个多月,“滚雪球”式增长未见放缓。
高利率环境下,美国政府债务成本急剧上升,政府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当前,美国国债年度利息支付预计达1.2万亿美元。
债务积累导致美国财政资源配置严重扭曲,大量资金滞留于金融体系内部,未能有效注入实体经济,拯救原已困难重重的制造业。
债务压力下,货币政策被迫服务于财政需求,通过降息与结束量化紧缩,缓解财政面临的多方压力。
另外,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多项经济关键统计数据缺失,使议息决策缺乏充分、准确依据。虽然美联储内部的“鹰派”“鸽派”在降息问题上分歧明显,但大多数官员属于 “数据依赖派”。
官方经济数据的缺失,导致美联储理事只能站在各自立场,凭借各自对有限信息的解读做出判断。降息支持者更关注就业市场疲软的信号,持谨慎态度的官员则更担忧通胀问题反复,最终促使美联储做出相对谨慎的决策。
![]()
10月29日拍摄的美联储大楼外景。
降息之后,连锁反应。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美国经济,外溢效应更波及全球资本流向与经济版图。此次降息虽然并非重大拐点式决策,但仍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
美股、美元震荡。由于降息前景不明,市场情绪一度出现回落,美股三大指数在上扬中突然跳水、美元指数单日下跌0.8%,连带全球多国股市出现震荡下跌,预计本年度最后两个月的市场热度也会有所降低。
人民币迎来“升值窗口期”。降息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200个基点,升至近十个月以来新高,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下降,市场预期稳定。同时,为国内货币政策走向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新兴市场短期获资本红利。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将为经济稳健、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带来机遇。但若12月美联储加息,资本的“快进快出”也可能加剧新兴市场的金融脆弱性。
![]()
整体而言,此次美联储降息,是基于经济考量与政治压力共同作用下的一次艰难平衡和技术调整。
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我们很可能看到一场更为激烈的政策争论,结果不仅将影响美国经济走向,也将对明年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