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商圈也是热闹非凡,越是靠近大促节日,越是各种诡谲桥段上演,上周有传闻称,京东要求家电品牌美的不得参与抖音电商的优惠券活动,尽管京东下场澄清,但奈何传言越传越远,在某短视频平台越演越烈,让不明所以的观众,节奏被带着走,似乎又回到当年电商平台厮杀的混乱局面。
![]()
对于谣言,美的也正式做出回应,10月29日晚,针对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的“美的集团因违反京东二选一要求遭罚款500万元”消息,美的集团向澎湃新闻表示,网络上相关提及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权威媒体网经社评论指出,抖音把舆论平台当成“竞争工具”,严重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建议相关部门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舆论公正。
![]()
诚然,今年的电商圈,貌似有些不一样,各方角力,在内卷下挑起新刺激点,这场进入第17个年头的电商年度大考,有着别样的风貌,平台告别复杂玩法做“减法”、AI技术全面渗透。但真正的商战开始,终归落在最直白的攻击战,双十一在即,作为拥有绝大“高精圈层”人群的京东,无疑被摆“一道”,成为开刀攻讦的首个对象。
平台内卷,抢占“信任”高地
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
京东内部人士表示,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让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价格。事实上,这种主动比价本质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但在舆论推波助澜之后,性质被扭曲。
诚然,真相已经不重要,夸大事件的情绪,变成竞争者引发公众情绪的泄愤场,作为中间平台方,一方构建商家体系,把控商品质量以及商家运营环境,另一方面,维系用户群体,持续获得靠谱、真实的好货,京东是品牌方们的一面旗帜,构建品牌们的高质窗口,这无疑让拥有巨量流量输出口的其它平台方,产生“眼红”心态。
要知道,“靠谱、好货”的心智,并不是一天养成,代表品牌方的门面,京东下足了重功夫构建,无论是产品质量把控,亦或物流、售后服务等,做重做深是战略层;而竞品们,仍以流量思维做商业。
![]()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事件中,所谓“京东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负面信息,屡屡登上抖音和“今日头条”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这一系列针对京东的负面在网上发出,并非权重媒体发出的头条新闻报道,在京东辟谣后仍热度不减,而同期其他平台并无此热点新闻上榜。
平台的核心是算法,它会根据内容热度、用户偏好等决定推送什么。虽然平台声称榜单根据用户真实行为生成,但人工干预确实存在,“买热搜”“撤热搜”等操作屡见不鲜。
进入2025年,在电商存量市场中,平台之间的“博弈”,开始展示魔幻的一面,舆论的导向,掌控在流量大平台手中,一浪更比一浪高,“信任”的成本,也被无限拔高。
电商下半场,“高净值”人群争夺
作为京东业务大盘的3C板块,依旧强势,以单品为例,自10月9日京东11.11启动后,iPhone 17系列新品成交额较iPhone 16同比增长150%;搭载M5芯片的新款iPad Pro引爆市场,1小时成交量即超越去年同期新品全天。京东电商”靠谱“的品牌心智,早已经植入广大电商用户群体。
根据壹点智库调查数据显示,在平台选择上,多样化供给和优秀的综合服务能力,使京东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首选。对优先购买高端/顶配大家电的“顶配族”,83.88%的受访者首选京东购买家电,认可其“家电消费主场,新品大牌首发和品质信赖”的定位,排名其后的为线下渠道,具备“可实地体验”的优势。
近日《2025年双11 3C数码消费调研报告》发布,2000份的调研问卷显示,在消费者追新的过程中,京东成为资讯信息平台+购买平台,79.7%的人有购买需求时,会先上京东看新品推荐、销冠产品,从采销直播获取信息参考。
更有超九成受访者认为京东的创新3C数码产品新产品最齐全,是3C数码创新产品第一聚集地。在这个双11,超六成受访者有3C数码产品的购买计划,超87%的人首选去京东购买。
![]()
从了解新品的渠道来看,京东等电商平台不仅是消费者的购物平台,也成为了最重要的资讯获取平台之一。有79.1%的受访者通过主流电商平台关注3C数码新品,52.7%的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新品信息。
诚然,作为手握高净值人群的京东,被攻击也是情理之中,江湖老刘认为,进入到2025年,经济下行,平台内卷,高净值人群一直是各平台争相抢夺的资源,但对于高价值货品,尤其在3C领域,京东无疑仍是稳坐头把交椅。
也正因为此,成为其它新晋平台夺取的主线,这也能合理化,即便官方下场辟谣“乌龙”事件,依旧有平台带节奏,持续发酵事件,让真相脱离在公众情绪之外。
不做“比价”嫁衣
电商的狂欢节洗礼后,如今的电商生态里,可以说,各方平台都有自己的主战场以及“特色菜”,在产品类同的情况下,店与店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服务,而对于价格透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数码类目来说,各大电商除了重中之重的信誉体系、供应链体系外,售后服务体系、价格体系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对于一直有“精品”路线的京东来说,在价格层面并不友好,导致很多商家,将京东标价作为用户的参考体系,拉高京东价,凸显其它平台的低价优惠,对于用户来说,实则是一层“隐形”的欺骗。
正因为此,京东也开始采取措施,不做“比价”嫁衣。10月30日,京东推出新的直播栏目——“京东家电家居采销比价值班间”正式开播。直播期间,京东家电各品类采销负责人,将轮番坐镇直播间现场比价,誓要捍卫京东用户11.11低价权益。
![]()
此次,京东宣布拿出100万元现金,向全网发布“比价悬赏令”,网友可用京东自营家电价格,比价其他平台品牌官方旗舰店、品牌直播间同款产品。如发现京东价高,则可在“京东家电家居采销比价值班间”,申请与主播连线提供低价线索,京东将会给予10000元奖励,以京豆形式发放。
这也可以看作是京东的“不妥协”策略,对于平台而言,品牌势必捍卫,不仅要给用户提供高品质、靠谱服务,更要在价格层面一视同仁。
国内电商进入后半场,各家平台都陷入了存量市场竞争,增速减缓,互相攥取资源,成为行业间的隐性策略,作为货架电商“精品线路”的代表者,此次被摆一道谣传四起,也让京东,正式打响争夺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