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
——江西省靖安县“我要上春晚”百姓大舞台点亮文明实践新图景
深秋的江西省靖安县东门广场,灯火如昼,掌声如潮。10月26日晚,2025靖安旅游文化节暨靖安生活节之“红耀初心,绿动全城——‘我要上春晚’百姓大舞台”总决赛在此沸腾上演。台上,鼓舞《爱我中华》铿锵激扬,舞蹈《盛世》舞绘华章;台下,数千名观众或坐或立,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不是专业院团的演出,而是靖安老百姓自己的文化盛宴——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全民参与的热浪驱散了秋夜的微寒。
人人都是主角
“真没想到,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手握季军奖杯,靖安县三爪仑乡乡间艺人刘加祥激动不已。他以一首原创歌曲《来靖安》打动评委和观众,歌声里满是对靖安的深情。在这个舞台上,没有专业院团的门槛,只有对文艺的热爱与执着。
这场始于5月的文化盛宴,依托遍布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展开。
靖安县以“线上+线下”海选的方式,让普通民众也有机会登上舞台。数百名来自田间地头、社区校园的文艺爱好者踊跃登台,他们中有翩翩少年,也有银发长者;有校园学子,也有乡间艺人。经过多轮选拔,最终16个优秀节目脱颖而出,齐聚总决赛舞台。红色文化展演环节成为一大亮点,深情讲述的革命故事,传递着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激励着靖安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青春活力的歌舞、韵味十足的戏曲、铿锵有力的朗诵……一个个源自生活、扎根群众的节目,展现着靖安百姓的多才多艺和精神风貌。
舞台无处不在
“台上的选手都是街坊邻居,唱的跳的都是熟悉的歌调,感觉特别亲切。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观众李小梅的心声,道出了大家对文化活动的期盼。这场活动,让普通群众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创造者,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共享欢乐”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精彩并非仅限此次“春晚”。依托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打通基层文化“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让基层阵地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文化生根发芽的主阵地。它们不仅是理论宣讲的课堂、志愿服务的驿站,更是百姓展示才艺、乐享文化的“家门口舞台”。仁首镇“德润赣鄱·红土地上好村晚”暨仁首镇首届村BA大赛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点亮乡村夜晚;12场移风易俗文艺巡演好评如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新风;“文明之光 实践同行”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大赛激发基层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如汩汩清泉,四季长流,春风化雨般滋润群众心田。
百姓舞台永不落幕
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
今年1-9月,依托县“三馆一站”文化阵地,靖安举办百姓大舞台、非遗进校园、“赣文轻骑兵”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400余场,送戏下乡66场,服务人次54.3万人次,其中线上服务人次1.54万。数字背后,是靖安县对文化惠民的不懈追求。
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围绕“艺启新程”帮扶,导师们的身影活跃在文化服务一线。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传承的播种人:“送文化”下乡,精细打磨歌舞剧《罗湾轿情》等本土节目,推动移风易俗;“种文化”扎根,深入基层开展“非遗进校园”、开设少儿合唱团与舞龙舞狮公益班,为群众文化队伍成长赋能助力。从学龄儿童到银发长者,从职场人士到居家群众,全民艺术普及的春风吹遍靖安大地,助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文化惠民目标。
夜幕深沉,东门广场的灯光渐次熄灭,但文化的种子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从一场场“我要上春晚”到日常不间断的文化活动,靖安正以实际行动让文化惠民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共享文化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唐诗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